888年宋代墓葬出土罕見“澄泥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25]
考古人員對長子縣石哲鎮一座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
宋代墓葬里 有塊罕見澄泥硯
(記者 張文舉 通訊員 李茹)近日,長子縣石哲鎮西漢村發現一座距今888年之久的宋代墓葬,墓中出土一方山西特產、四大名硯之一的澄泥硯,專家稱其頗為罕見。
該墓葬是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時發現的,省考古所駐晉東南工作站、長子縣文物主管部門和長治市考古勘探隊配合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葬坐北朝南,長2.6米,寬2.6米,高4.5米,平面呈方形,通體由青磚砌筑而成,穹隆頂,頂下是仿木構磚雕屋檐和斗拱,東墻、西墻和北墻三面為磚雕門窗,墓室壁畫因水浸,大部分已脫落。
經發掘清理,墓葬中出土澄泥硯一塊、墓志銘一方、鐵鏟(殘)一把、瓷器座(殘)一個。澄泥硯創制于唐代古絳州,為我國四大名硯之一。其傳世極少,制法一度失傳,上世紀80年代,我省工藝美術師費盡心力才將其恢復。據考古人員介紹,墓中發現的澄泥硯質密工細,硯為抄手式,上窄下寬,外呈梯形。硯池深凹馬蹄形,硯堂寬闊,背面弧形深凹,陶質細膩光滑,具有較為典型的宋代風格。澄泥硯以千年黃河沉泥經多道工序燒制而成,宋代澄泥硯最重器型,簡約大氣,自內而外蘊含儒雅之韻,柔美但不失剛勁,故有“宋形”之稱。
據出土的墓志銘記載,該墓葬為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陳氏墓葬,墓主人籍貫西漢村,生前曾在汾州(今汾陽市)為官,德高望重,重義輕財,享年四十九歲。該墓葬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宋代磚石墓葬,為研究宋人生活和澄泥硯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