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0年搶救發掘出土文物8000余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10]
日前,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學岳麓學院聯合舉辦的2010年湖南考古匯報會,總結了2010年湖南省文物局和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文物保護和搶救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累計全年共完成大型基本建設中搶救性文物保護工程項目45項。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全年文物調查勘探面積11萬平方米,出土文物8000余件。
據悉,這些比較重要的文物保護和搶救工程包括長沙銅官窯遺址、醴陵唐家坳窯址、澧縣優周崗遺址、蘆溪楠木洲遺址、攸縣皇圖嶺譚家村漢墓群、川高走廊先秦時期遺址、湘東北地區茶馬古道、桂陽劉家嶺壁畫墓等。
這些重大發現中,醴陵制瓷史的變更尤為引人注目。自古有著“瓷城”美譽的醴陵,瓷器做工精美,制瓷歷史悠久綿長。湖南省考古工作者在瀏醴高速公路段醴陵市楓林市鄉唐家坳村發現的宋元古窯址中,發現了一座宋元時期的磚砌龍窯——馬沖窯?,F已發掘193枚錢幣,有“開元通寶”“太平通寶”“熙寧通寶”等15種唐朝和北宋錢幣,時代最晚的一枚為“建炎通寶”,是宋高宗趙構的年號錢。已出土的瓷器中有釉質較厚晶瑩明亮翠玉般的瓷缽、素雅別致的印花瓷盤等,不僅反映了當時制瓷技術的高超水平,更是將醴陵市瓷器燒制可追溯的最早歷史由清朝推至北宋,提前了700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介紹,2010年,湖南省文物部門積極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參與大遺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取得了驕人成績,在全國第一批共23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中,湖南的湘西里耶古城、永順老司城、長沙銅官窯三個項目入選。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