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東陳家祠2萬件文物保護條件不足尷尬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08
      作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陳氏書院(陳家祠),集嶺南建筑之大成,凝嶺南民間藝術珍品之精華。然而,當二者“相擁”在陳家祠的古建筑群中,就有點擠了。6日,陳家祠館長李卓祺邀羊城晚報記者走進東后院的寶庫,亮出了一批尚未曝光的“鎮館之寶”,又展示了部分因館藏條件不足而損壞的文物,“不管是申報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是當選羊城新八景,我們都具備實力,但我們還欠缺相應的條件?!崩钭快髡f。


      鎮館寶物無人識

      “元代青花折枝菊紋三足爐,通耳高10.2厘米,口徑8厘米,腹圍26.3厘米。頸部繪有纏枝花紋,繞腹繪有折枝菊,足部呈現窩草紋?!崩铕^長小心翼翼地取出珍品,繪聲繪色地描述著,“這就是我們的鎮館之寶,但至今未公開展出”。跟元代青花三足爐“同命相憐”的,還有明代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八角燭臺、清代廣繡花鳥紋女服、北宋龍泉窯青黃釉刻蓮瓣五管瓶等2萬多件價值連城的文物珍品。

      陳家祠的主要藏品是廣東民間藝術品,“正所謂‘以物見史’,這里大量的民間工藝珍品,反映了當時廣東繁華的小商品貿易文化”,李卓祺展開了一把“扇王”?!吧韧酢庇孟笱雷錾裙?,兩邊雕刻有蝠鼠吊花籃等吉祥圖案,瑩潤亮澤,緞質面料上繡有花蝶、雀鳥的圖案,清新雅致?!斑@是19世紀用作外銷的,當時歐洲很流行這種折扇,嶺南一帶相關的小手工作坊因此盛極一時?!?br/>
    條件不足尷尬多

      東后院的寶庫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嶺南歷史,可惜未能向世人展示?!拔覀兊酿^藏從古建筑搬到現在的東后院,藏庫環境已經改善了許多,起碼溫度和濕度可以適當控制?!辈仄穾斓墓ぷ魅藛T表示,藏品在原存放處時,就有部分因存藏條件欠缺而損壞?!跋襁@張民國時期的黎族刺繡被子,已經被蟲蛀了好多洞,這些損失是無法彌補的?!?br/>
      上世紀90年代末,得到政府資助,陳家祠的藏品庫得以遷往東后院那500平方米的“密室”。但是,“密室”僅靠空調來調節溫度和濕度,部分存放文物的柜子還是從上世紀60年代使用至今的“老古董”。與此同時,隨著藏品不斷增加,“密室”顯得越來越狹窄。

      “古祠流芳”需支持


      陳家祠早就渴望擴建。去年12月23日,廣州市人大代表巡視陳家祠時,也認為擴建陳家祠、展出2萬多件“深閨”珍品,是后亞運時期廣州文化建設的重要項目。

      “如果陳家祠后面的5000平方米能成為我們的擴建用地,我希望能建一個珍品樓:負一層是藏庫,地上三層是展館。在珍品樓內,以陳列的方式,長期展示鎮館之寶。此外,在不同的時段,設置一些專題性臨時展覽,例如‘廣東工藝精品大展’之類。而且,周邊可以配套建設小展館。這樣,陳家祠的主體建筑可以純粹展示磚雕、灰塑、石雕、陶塑等百藝,珍品樓和配套小展館可以集中展示廣東民間藝術品?!崩钭快髡J為,陳家祠與嶺南民間工藝文化應該相互延伸發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