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少數民族古籍流失多 不法分子倒賣猖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16
      ●古籍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多個民族的先輩們用生命和智慧譜寫的歷史,不可再生,彌足珍貴

      ●消失,就意味著永遠退出歷史;保存,就意味著留住了民族的記憶和文明的火種

      ●這些珍貴的財富不但是具體民族的,也是中華民族的,同時也是世界的

      本報記者 殷 泓

      彝族敘事詩《阿詩瑪》、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

      這些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史詩,是我國少數民族古籍瀚海中璀璨的明珠。然而,更多并不為人所知的少數民族古籍現狀如何?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今天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會議。會上,記者了解到,我國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和搶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少數民族文化的珍寶正在得到系統而科學的保護。

      與此同時,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還面臨諸多困境。為了讓少數民族古籍永不消失,其保護和搶救的過程將是長期而艱巨的。

      被搶救回來的少數民族珍寶

      什么是少數民族古籍?

      少數民族古籍是指55個少數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文獻典籍和口頭傳承及碑刻銘文等。其內容涉及政治、哲學、法律、歷史、宗教、軍事、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地理、天文歷算、經濟、醫學等多個領域。

      “少數民族古籍是各民族的知識總匯。每個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文化成果,最集中地體現在民族古籍之中。挖掘各民族在各個領域的特殊經驗和認識,不僅能加深我們對自然和歷史的認識,而且可以恢復我國不同時代豐富多彩的古老文明?!敝醒朊褡宕髮W教授張公瑾如是說。

      198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民委關于搶救、整理少數民族古籍的請示》,我國的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搶救、搜集、整理、翻譯、出版、研究工作就此正式展開。

      近30年來,一大批瀕臨消亡的少數民族古籍得到搶救和保護。從結繩記事到碑銘、石刻;從貝葉經文、竹木簡策、絲帛素書到活頁函本、線裝典籍;從經、史、文、哲到天文、地理、醫藥、佛藏、工藝、美術;從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臺文到我國現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種繁多,包羅萬象。據參與搶救和保護工作的專家介紹,他們收集到的少數民族古籍版本極為珍貴,有刻本、印本、抄本、寫本,還有更具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的孤本、珍本和善本。

      截至目前,被保護、搶救的珍貴少數民族古籍已達百萬余種。同時,5000余種優秀的少數民族古籍精品被整理出版,數百種少數民族古籍獲得了諸如國家圖書獎等多種獎項,60余卷、約110冊、共收錄書目30余萬條的《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也在緊張編纂出版中。

      “這些圖書均有堅實的功力和精彩的見解,蘊含著各類知識和巨大的信息量,版本珍貴,民族特色濃郁,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眹颐裎偶芯渴腋敝魅卫顣詵|說。

      古籍保護面臨諸多困境

      盡管我國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少數民族古籍資源仍然面臨不斷湮滅消亡的危險,少數民族古籍搶救、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首先是古代文獻解讀的難度大,不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很難達到工作的要求;其次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力不足,有的古代語言和文字能釋讀的人已寥寥無幾,不少文種正面臨嚴峻危機?!睆埞硎?。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民族古籍汗牛充棟,難以限量。有些因為文字原因和保存方式不同,不少人不知其價值,有些有語言無文字民族的口碑古籍搶救任務顯得十分繁重而急迫,這些都使得古籍保護難度加大。

      比如,1965年,云南麗江地區組織召開東巴座談會的60位老東巴,現在大多已去世。當時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聘請的10位大東巴,現在只剩一人,也已風燭殘年。

      同樣,藏族的格薩爾說唱藝人、彝族畢摩、苗族師公等民間藝人、學者,有的年事已高后繼無人,有的隨著謝世也將他所掌握的那部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帶走。

      據了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批準立項的15門絕學學科中,古代少數民族文字學科就占了6門。其中除了幾種古代文字之外,還包括藏文和納西族東巴文?!氨Wo和整理這些文字的文獻,就意味著‘為文明繼絕學,讓薪火永相傳’?!睆埞f。

      此外,古籍流失現象也極為嚴重。由于缺少過硬的搶救、搜集、保護手段,一些商人和不法分子倒賣古籍猖獗,近年來許多瑤族古籍被泰國人買走,不少東巴經書被偷運到廣州或海外倒賣等等。由于保護條件不足、手段方法有限等原因,少數民族古籍在民間的滅失更為嚴重。

      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在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看來,目前對少數民族古籍的保護和搶救,僅僅是個開始?!胺睒s發展少數民族古籍事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br/>
      他表示,國家民委及相關部門將繼續扎實做好少數民族古籍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力度,認真做好少數民族古籍的保護、搶救、普查、登記、整理、翻譯、出版、研究工作,重點加強對散藏在民間的少數民族古籍和口頭傳承的古籍的保護、征集和整理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少數民族古籍的存量、分布和流傳情況。

      “少數民族古籍的保護和搶救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支持?!钡ぶ榘罕急硎?國家民委將在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確保少數民族古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支持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努力形成政府財政投入和社會資金支持相結合的少數民族古籍經費投入機制。

      為了讓珍貴的少數民族古籍永不消失,除加大數字化整理、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的力度外,丹珠昂奔特別強調建立健全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制度體系的重要性。這包括加強少數民族古籍立法工作,制定并完善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規范少數民族古籍的征集、收藏、流通等行為,嚴厲打擊非法收購、盜竊、損毀、倒賣、走私少數民族古籍等行為,協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古籍出入境等重要環節的審查、監督和管理;加強國際合作,堅決依據有關國際公約和法律法規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古籍,逐步推進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進程。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少數民族古籍有一個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眮碜詫幭牡纳贁得褡骞偶砉ぷ髡呃讜造o表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