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發現神女廟詩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12]
巫山神女峰名滿天下,一直僅在傳說中存在的神女廟近日現身一塊詩碑,證實了三峽地區神女廟確實存在。無獨有偶,一年多前我市從美國《生活》雜志購進的一組重慶老照片中,也發現了疑似神女廟的身影。
職中老師發現詩碑
該詩碑長、寬、厚分別約1米、0.8米、0.15米。碑面文字從右至左豎刻,繁體,厚實圓潤,每字長、寬均約6厘米。全部詩文為“莊嚴正大蕊宮仙,楚客無端賦浪傳。一十二峰沾惠澤,朝云暮雨潤桑田”,落款是“癸巳春郡守得克進布題”。
詩碑的發現者是巫山職教中心教師周亞武。2003年的一天,周亞武與幾位朋友到該縣高龍嘴神女廟舊址游玩,發現一塊字體與眾不同的石碑,碑面沾滿泥土,但“一十二峰”、“朝云暮雨”等字句隱約可辨。
周亞武癡迷三峽文化研究。他當即查閱資料,在清光緒十九年版《巫山縣志》上看到一首古人贊神女的詩,里面大部分字句與碑刻相同。他感覺此碑意義重大,擔心三峽175米蓄水后詩碑永沒水下,于是他包租一艘小船,雇人將詩碑抬到家里悉心保存。
夔州知府詩贊神女
7年過去,周亞武老師和文物工作者搞清詩碑身世,最近將這塊詩碑向世人免費開放。
巫山地方文化研究家向承彥介紹,巫山縣境內曾共有四五處神女廟,分別位于縣城附近大寧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高龍嘴、騾坪鎮、培石鄉等地。周亞武老師發現的詩碑,賦寫、刻刊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距今已有177年歷史。
當時朝廷委任得克進布任夔州郡守。經過研究,發現該詩碑就是得克進布詩贊巫山神女,當時立于高龍嘴神女廟內,祈禱護佑農人風調雨順、莊嚴正大,指責宋玉憑空杜撰神女與楚王之夢事。專家介紹,詩碑中“楚客”是指《高唐賦》《神女賦》作者宋玉。
巫山神女廟應存在
據巫山文史家考證,史上騷人墨客關于巫山神女廟的詠贊等記載無數,神女廟內所存刻詩千首以上。遺憾的是,各種記載和傳說中的神女廟,除得克進布所題這塊詩碑外,其余實物皆不復存在。
文物專家認為,得克進布神女廟詩碑的發現和面世,為過去神女廟詩碑的大量存在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
無獨有偶,去年我市相關部門向美國《生活》雜志重金購買的一組老重慶照片,其中美國攝影師卡塞爾65年前拍攝的一組三峽風光中,立于峽江邊的一座廟宇惹人注目。市社科院文史研究員鄧平認為,分析沿江情況,這座廟宇最大可能就是神女廟。如果猜測成立,這將為今后神女廟修復提供重要依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