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為國家重點文物科研基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27
      西安10月26日電(記者 冽瑋)記者26日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中國國家文物局已批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建立“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該基地將以考古文物出土特殊時間段為對象,圍繞保護體系建立、相關基礎研究、建立規范程序、引用關聯技術等重點方向開展科研和文物保護工作。


      近年來,文物保護在資金、資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了國家的極大支持,推動了文物保護事業的整體長足發展。特別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建立,使文物保護事業向更精細化、專門化的方向發展,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管理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以及進行學術交流提供了重要陣地。通過資源整合、專業示范和保護技術的引領作用,文物保護行業優勢逐漸凸顯,帶動了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從長期田野考古發掘的實際工作出發,針對考古發掘現場存在保護人員相對數量少、現場保護技術應用體系不健全、缺乏專業教育培訓等問題,致使一些文物尤其是脆弱質文物在發掘過程中損毀,大量考古現場信息丟失,無法滿足現代考古學研究對資料提取、文物信息量不斷增長等需求,建立了以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為重點研究內容的科研基地。

      該基地將以文物出土這一特殊時間段為對象,圍繞保護體系建立、相關基礎研究、建立規范程序、引用關聯技術等重點研究方向,以盡可能保留出土文物及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實現由考古現場到實驗室的安全平穩過渡。該基地將把科研定位和基礎建設、科研基地的運行和管理、考古現場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保護基礎理論研究、科研基地的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制定科研基地的預期目標和現場文物保護標準化、信息化、技術適應性研究等方面作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內容。

      該基地將結合彰顯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基地建設,充分考慮文物保護的多學科交叉特點,發揮陜西文物大省的資源優勢,創建合作交流新模式,與國際、國內相關科研院所和其它“重點科研基地”密切合作,跟蹤國際文物保護發展的科技前沿,在全國開展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把基地建設成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專門實驗室,建設成培養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人才基地和國際、國內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交流平臺。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兩年內達到初具規模、四年內達到國家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要求。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在以金屬陶瓷文物、墓葬壁畫、紡織品保護為重點工作的基礎上,明確了以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努力推進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先后在陜西漢陽陵、梁帶村、神禾原、鳳棲原、藍田五里頭等和山西絳縣、繁峙以及甘肅張家川、江西德安等考古發掘遺址中第一時間介入現場文物的搶救和保護,有效地保護了大量新出土的文物,實現了最大限度地保存相關原真信息的目標。與山西博物院、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和德國、美國、瑞士、日本等考古科研機構、博物館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有力地推動了文物保護的學科發展,取得了重要的合作研究成果。

      5年來,該院共承擔國際合作項目8項、國家級研究項目24項和省部級項目21項,榮獲國家級田野考古獎及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出版考古發掘報告、專著幾十部,研究論文300余篇。(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