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獲“重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6]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日前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這些“重寶”包括彩繪漆鼓、完整弩韜的織物遺跡。
漆鼓遺跡在俑坑中雖多有發現,但鼓面卻一直“不識廬山真面目”。本次發掘廣泛開展小面積解剖的“精工細作”,意外地找到了兩處彩繪鼓面遺留。因受淤土疊壓,上層鼓面下陷低于鼓壁,又與下層粘結在一起,可謂“只緣身在此山中”。
弩韜形似蚌,曾數次發現,但一般都是和弓弩遺跡混雜,可瞻性稍遜。本次發掘的這件弩韜總長150厘米,完全脫落在陶俑在腳下,平畦多緯織物組織結構及表面髹漆情況清楚,甚至邊緣地區的白色縫合線跡也歷歷在目。
據介紹,陜西地區由于自然環境的關系,脆弱材質的遺存難得一現,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中的新材料,拓寬了兵馬俑發掘的課題研究領域,是秦俑坑中的“寶中之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