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圓明園22景區3D復原背后有四個“第一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9-20
    微風拂起,福海泛起波瀾;夕陽下,長春園含經堂發出金光……昨日,清華大學舉辦“數字化視野下的圓明園國際論壇”,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次發布一項名為“再現圓明園”(Re-Relic)項目的最新成果——圓明園22景的3D復原效果圖。同時,“再現圓明園”網站(www.Re-Relic.com)正式開通,公眾可觀賞發布景區的圖像與3D視頻,實現網上虛擬游園。

      據介紹,“再現圓明園”項目于去年4月啟動,目前第一期工作已經結束,通過資料收集和原始檔案數字化,形成了基礎史料數據庫,完成正大光明、九州清宴、方壺勝境、同樂園、含經堂等22個景區(20個景區在圓明園,2個景區在長春園)、55個時空單元的全景復原三維模型庫,搭建 “再現圓明園”網站,并通過該平臺發布22個景區的信息。

      “再現圓明園”項目負責人賀艷透露,“再現圓明園”二期工作已經啟動,福海周邊的10余處景點將以虛擬現實的形式復原,同時西洋樓景區的調研測繪工作也將展開。

      圓明園22景的3D復原效果圖和影像資料全部在“再現圓明園”網站上呈現。

      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梁偉表示,網站會持續更新,增加更多的復原景點,成為公眾參與的互動平臺。鑒于“再現圓明園”項目需要大量資料和數據支撐,梁偉還希望文物部門能推進圓明園遺址勘查與測繪工作,收集圓明園圖紙、建筑構件的機構和個人也能夠向項目課題組提供資料和復制品。

      昨日,參加論壇的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杰向記者表示,“再現圓明園”項目的一期成果將有望“落地”圓明園。據悉,初步設想是在22處景點建設信息亭,游客可在現場直觀對比景點焚毀前后的景象。

      22景區復原背后的四個“第一次”

      首次復原長春園含經堂景區,首次復原圓明園的建筑內飾,首次復原圓明園的山水植被,首次復原圓明園建筑的彩畫裝飾,首次復原不同時期的建筑風貌,眾多“首次”成為22景復原后的最大看點?!霸佻F圓明園”課題組的成員向記者詳解其中的細節。

      ■看點一:

      首次精確再現九州景區

      以及長春園的核心景區

      含經堂是長春園的核心景區,規模宏大,也是本次復原工作中規模最大的景區之一,乾隆皇帝將此處作為歸政娛老之所,但遺憾的是,他從來沒有住過。

      含經堂復原過程中,由于沒有“圓明園40景圖”這樣直觀的檔案資料,2001—2003年含經堂遺址考古挖掘報告就成為復原的重要依據,對于每間宮殿的高度、層數則嚴格依據宮廷文獻、則例和樣式雷圖圖紙。此外,因故宮樂壽堂仿含經堂核心建筑淳化軒建造,課題組的工作人員復原淳化軒時,參考了故宮樂壽堂的建筑式樣。

      ■看點二:

      首次復原不同時期建筑

      體現不同皇帝的審美觀

      圓明園在300年的時間里,各景點大都經過變遷,有些甚至變化巨大,這些變化體現了不同皇帝的造園思想和審美觀。

      “圓明園40景”之一的上下天光此次按乾隆初期、中期、道光中前期、咸豐時期和遺址時期還原,從乾隆初期一座有曲橋的兩層臨水亭榭到道光時期大規模改建成為“涵月樓”(又名煙雨樓),再到咸豐時期在樓外增加天棚,直到被焚毀后成為廢墟,上下天光建筑群300年的演變清晰地被呈現出來。

      在復原上下天光不同時期的建筑時,項目課題組參考了當時的圖紙,并進行實地勘測。課題組成員劉川告訴記者,經過不同時期的人為破壞,上下天光遺址處的柱杵、石臺基位置大都被移動過,而有些數據與史料記載的又不相同,這些難點需要多次求證,才能找出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看點三:

      首次復原圓明園

      山形水系和植被

      作為一座皇家園林,圓明園里山形、水系、奇花異草遍布。在復原景區建筑的同時,周邊的山水和植被也同時被復原,這些植物結合圓明園的園林建筑、山水體系,營造出豐富多樣的園林空間。據介紹,通過查閱宮廷文獻和則例,“圓明園40景”圖、御制詩文,確定圓明園除了北方園林常見的樹種和花卉,例如松柏、柳樹、桃花、杏花、海棠、玉蘭、銀杏、梧桐外,還有芭蕉、羅漢松、梅花、山茶、蘭花、茶樹等珍稀植物。

      ■看點四:

      首次精確再現彩畫

      以及室內裝修

      圓明園的彩畫大量用金營造金碧輝煌的建筑特色,圖案和類型豐富。建筑的內部裝飾也是極盡奢華。課題組成員殷麗娜告訴記者,本次對坦坦蕩蕩景區的半畝園建筑室內做了精確還原,通過參考故宮當年仿半畝園室內裝修的倦勤齋的室內裝修,再現乾隆時期半畝園室內富有變化的建筑空間和別具特色的裝飾細部。而復原彩畫均根據文獻、則例記載進行選用,例如方壺勝境、光風霽月和清音閣戲樓的彩畫內容均經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實地取材,再根據記載重新繪制,精確再現圓明園不同時期的建筑色彩和裝飾特色。

      ■本組文并攝影/本報記者 李天際

      復原一個景區需十二道手續

      一個景區的復原,需要經過文獻檔案研讀、樣式雷圖辨析、寫景圖(如四十景圖各不同版本)和老照片辨析、遺址詳細勘察和營建技術分析。建筑的復原包括木作、磚石作、油飾彩畫、室內裝飾;園林景觀的要素包括植物配置,疊山理水,楹聯匾額,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一個景區的全貌。在確定景區的全部要素后,通過實地勘測進行精確建模,將建筑、山水、遺址完整地復原出來。

      以福海西側的“坦坦蕩蕩” 景區為例,主要的基礎檔案包括:不同時期繪制的圓明園寫景圖,與“坦坦蕩蕩”景區相關的樣式雷圖檔案,與圓明園有關的清代奏銷檔案、活計檔、旨意檔,實測地形圖、考古資料、實地勘測數據、手繪圖紙及照片,圓明園航拍圖,最終復原坦坦蕩蕩景區不同時期的面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