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清朝雍正契證成廣東四會檔案館“鎮館之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9-12
    肇慶9月11日電 (黃耀輝 焦亞邱 丁建國)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契證檔案真跡原件,如今已成廣東四會市檔案館的“鎮館之寶”。四會市檔案館館長邵志明10日表示,該館內珍藏的明清檔案匯集達200卷之多,該館已通過測評晉升為國家二級檔案館。


      雍正十一年契約大意是:四會縣縣官裘(人名)為(村民)換發納稅憑證。舟都一鄙八甲的潘圣聯在雍正六年七月,開墾了當地四至為歐塘、崗邊布、李子屈、寨腳氹、沙布地、坑邊、崀尾等處的下稅田共3畝?,F已滿六年,按照賦稅規定要開始征稅,該開墾人將原憑證交回驗證銷毀,另換新納稅憑證給潘圣聯,按此納稅。

      專家考證,清代新開墾的田地,一般水田六年,旱田十年不征稅,滿年限后,按照賦稅規定,征收錢糧,與普通田畝同等,叫做升科。

      專家認為,清朝政府對稅收和土地契證相當重視,清政府鼓勵農民開荒墾地,保護農民耕作的積極性,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與當時實施的這些鼓勵、保護政策不無關系。

      在四會檔案館擁有不少特色檔案。如康熙、光緒年四會縣志(最早1686年)、族譜(最早1697年)、同治五年四會縣地域圖、陳培榮考選第一名歲貢木刻件、國語流行四千年潮流圖(1924年)、1907年版尚書集注述疏全一套33卷等。

      邵志明稱,目前,館內共有各類檔案共計6萬多卷7000多件,包括文書檔案、專門檔案、特殊載體檔案、實物檔案等,館藏資料1萬多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