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發現18184處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24]
昨日上午,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我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階段工作通過國家整體驗收。
據統計結果顯示,全省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6392處,其中新發現18184處,復查8208處;調查登記消失文物2178處。這些文物涵蓋各個歷史時期,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類,種類齊全,內涵豐富,地方特色鮮明,凸顯出安徽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樅陽縣礬礦冶煉遺址……這些著名的工業遺跡現在都成了文物,這是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新增種類。據了解,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是新中國第一座銅冶煉廠,它有著光輝的歷史,中華民族煉銅史上第一次采用工業化提銅技術,產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曾為全國最大的富氧煉銅廠,這些工業遺跡成為文物以后,對于研究特定時期的工業文明有較高價值。
此外,屯溪區徽州古戲臺、肥東撮鎮碉堡、黃山區仙姑橋、繁昌桃沖日軍兵部大樓等一批近代建筑也成為了文物保護單位,這對于豐富我省的歷史和開發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記者李澤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