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的考古收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06
    2008年,南京在古金陵長干寺(明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七寶阿育王塔。今年6月12日,佛頂骨舍利在棲霞寺法堂盛世重光,目前正在棲霞寺法堂對外瞻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拜者。

      從 3年前開始,南京市博物館對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古挖掘,先后發現并清理明代大報恩寺的香水河橋、中軸線主干道、天王殿、大殿、觀音殿、法堂以及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長干寺真身塔地宮等重要遺跡,出土了以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為代表的大批珍貴文物,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獲。

      大報恩寺位于南京城南中華門外古長干里,遺跡得名于明代興建的皇家寺院——大報恩寺。該遺址所在地佛教文化起源很早,三國孫吳時期,這里就建有佛教阿育王塔。隨后近2000年時間里,大報恩寺經歷多次毀滅和重建。1856年,大報恩寺、塔毀于太平天國兵火。

      2007 年初,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市博物館分3期對大報恩寺進行發掘,歷經3年考古,對遺址總體布局和主要建筑情況基本考察清楚??脊殴ぷ鞣謨呻A段進行,第一階段發掘區偏于大報恩寺中軸線南側,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共發掘西漢至南唐時期墓葬30座,六朝至明代建筑基址3處,宋代路面1道,明代柱坑17個,水井 2口,出土漢、六朝、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時期遺物600余件。


      第二階段考古工作從2007年9月持續至今,主要沿大報恩寺北區中軸線進行,先后發現并清理香水河橋、天王殿、塔基、觀音殿等遺址,對中軸線兩側分布的御碑、畫廊等建筑也進行了清理,發掘面積12000平方米。

      在塔基的中心為圓形地宮,根據塔基與地宮的建造方法、埋藏情況,以及出土器物的銘文、時代特征,可以明確該塔基與地宮始建年代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原為長干寺真身塔的塔基與地宮。其中出土的石函北壁石板鐫刻長篇銘文,題為“金陵長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記”。石函內有一座鐵函,高1.3米,寬 0.5米,是國內目前佛塔地宮發現的最大鐵函。鐵函內有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及佛頂骨舍利等重要圣物。

      6月12日,佛頂骨舍利在棲霞寺法堂盛世重光,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施博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