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從廣東汕頭南澳縣有關部門獲悉,近日,該島一名陳姓漁民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疑似巨型古脊椎動物的化石。有關方面表示,該化石出土點的發現,對研究周邊地區古生物、古環境的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科學資料。
6月28日傍晚,筆者在陳姓漁民的指引下來到了一處港灣,只見在沙灘上有一塊塊造型各異的巖石,其中一塊長約2米多,寬約1米多的橢圓形巖石中間有一條巨型古脊椎動物化石,化石被牢牢地嵌于這塊巨大的赭紅色的巖石之中。
由于受海浪和海風的侵蝕,巖石表面已變得很粗糙,一條共6節、總長近2米的脊椎骨化石貫穿了整個巖石。椎體表面光滑,脊椎骨由粗到細“一”字排開,顯得十分粗壯,最粗的是第一節脊椎骨,它的長度約為30厘米,直徑約為20厘米,最短的第6節脊椎骨也有15厘米,全都保存得相當完好。
單從整個化石上已很難看出該古脊椎動物的原貌。由于這一大型古脊椎動物的頭骨、腿骨等化石還未被發現,只有椎體保存比較完整。有關專家猜測,有的骨骼或許是因為某種外力的作用,完全錯位或丟失,而這些部分是判斷這一古動物種屬的關鍵。
從化石的保存情況看,該古脊椎動物在生前應是一個龐然大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