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元青花西沙沉船出水 遺址明顯經漁民盜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08
    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瓷器品種,它的出現與繁榮打破了宋代單色瓷一統天下的局面,自此開創了彩瓷的先河。

      2010年5月,中國水下考古隊在西沙群島永樂環礁調查,驚喜地發現了一處元青花沉船遺址,出水180件珍貴的元青花瓷片,這是中國水下考古22年來首次發現元青花。

      此次發現元青花的遺址明顯經過盜撈。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拍出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價,以當天的黃金牌價估算,相當于兩噸黃金。

      時光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元青花開始在世界拍賣界屢屢拔得頭籌,一次次創下拍賣新高,也讓世人開始重新審視一個大元蒙古統治者時代的青花瓷。

      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現場,一件高27.5cm,直徑33cm的元代青花人物圖罐———“鬼谷下山圖罐”,竟然拍出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若以當天的黃金牌價估算,相當于整整兩噸黃金,續寫了元青花的不朽神話。

      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瓷器品種,它的出現與繁榮打破了宋代單色瓷一統天下的局面,自此開創了彩瓷的先河。

      元青花驚世出水

      中國國家博物館孟原召博士介紹,青花瓷在元代并不流行,直至明初還被稱為“俗甚”,青花瓷慣有的藍色并不為大眾所接受。

      據資料記載,青花瓷并非被元朝皇室所使用,在明清兩朝的皇宮收藏中也沒有太多元青花的留存,在傳統的瓷器收藏記錄中也很難找到元青花,相反,元青花舊藏屢屢在海外現身。

      2010年5月,中國水下考古隊在西沙群島永樂環礁調查,驚喜地發現了一處元青花沉船遺址,出水180件珍貴的元青花瓷片,這是中國水下考古22年來首次發現元青花。

      孟原召回憶,考古隊根據漁民提供線索發現該遺址,此遺址明顯經漁民盜撈,表面散布圓形和不規則形盜坑,深約0.5-1米左右,為小艇螺旋槳吹打所致,海床翻動較大,表面散落元代德化窯瓷器、景德鎮窯卵白釉瓷器和青花殘片,及龍泉窯青釉瓷器,遺物分布較密集,采集到的瓷器有青花、青瓷、白瓷、醬釉等,年代有元、明兩個時期。

      經過多天的重點調查,考古隊采集到較多元代青花瓷片、卵白釉瓷片,器形以碗、杯為主,還有瓶、罐、壺等器殘片,通過可科學細致的標本整理,考古隊認定與元代集寧路等遺址出土元代青花風格特征一致,確認景德鎮元青花無疑。

      元青花的傳奇身世

      元代集寧路遺址與南海元青花驚世出水有何關系?

      據了解,這個名為集寧路的元代古城遺址位于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巴音塔拉鎮土城子村。路,為元代僅次于行省的第二等地方行政區劃。

      史載,位于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交接地帶的集寧路當時為榷場(元朝在邊境所設的互市市場),公元十四世紀中期毀于戰火,官民逃避戰火時窖藏了許多瓷器,因此這個古城的文化層得以完好保存,出土瓷器也較多、較完整。

      元代集寧路瓷器窖藏,屬于考古發掘出土,具有明確的地層關系,加之古城時間上的上下限及空間上的具體范圍較為清楚,所以元代集寧路遺址出土的瓷器,就為元代瓷器的斷代提供了一個準確的界定標尺。

      福建晉江市博物館外銷瓷研究人員林青哲認為,元代不過百年,青花瓷器剛剛出現不久,本身數量少,精品少,存世就更少了。加之,元青花長時期被混同于明代早期青花器物之中,未能得到正確的認識與判斷,這就給元青花的身世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作為當今無可爭議的國寶級文物,元青花在中國曾經長期無史可稽、無人所識,而真正讓其走進公眾視野的卻是一個外國人。

      1929年,英國人霍布遜撰文介紹了一件帶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龍象耳瓶;1952年,經美國人波普博士的研究,一大批元瓷從混沌的歷史中剝離出來。

      大約又過了20年,元大都窖藏遺址、江西豐城凌氏墓和江蘇金壇的元明墓,先后出土了帶有紀年款的元青花,元青花才開始登上拍賣行、學術界的案頭。

      中國已故的陶瓷專家馮先銘在《中國陶瓷》一書中披露:“以目前收藏的情形來看,國內收藏的元青花,質量和數量遜于國外?!?

      近幾年來,從海外發現的元青花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了國內的事實,可以看出元朝的統治者更重視元青花的外銷。

      謎一般的元青花

      仔細觀察這批剛剛出水的景德鎮元青花,不論是碗底的“壽”字紋,還是多變的火焰紋,再就是那些輕輕點點的折枝花卉,繪畫筆法飄逸盎然,往往一筆點化,有一種劍走偏鋒的美感,又不失絲絲婉柔。

      如今,人們每每談起元青花,依然充滿了傳奇與夢幻的色彩,謎一般的元青花就這樣被人們細細品味著……

      在這180件元青花瓷片中,有一件“雙流”殘片,如果可以復原,那將是一件精美的雙流壺,而“雙流”,帶有非常明顯的地域色彩,深得元代蒙古貴族所好。

      元代的中國,第一次由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蒙古族色尚藍、白,故兼有這兩種顏色的瓷器在元代迅速繁榮,蒙古族習慣于遷徙生活方式,故元青花有大量便于攜帶的造型,他們飲食豪放,元青花的碗盤往往形體巨大。

      元青花大量外銷,其色彩符合蒙古族、伊斯蘭和漢族共同的審美需求,器型受到了裝燒工藝和出口地實用需要的影響,其分層、滿密的裝飾風格也同樣受到了中東地區國家民族的喜愛。

      元青花的窯口、元青花的工藝、元青花的外銷……還有太多太多元青花的謎題需要人們破解,但不論如何,元青花瓷器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新穎精湛的工藝,成為中國陶瓷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分水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