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海外征文物揭秘中美合作所成立始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12]
重慶5月11日電 (孟幻)中美合作所成立的完整中英文協議文本、美國海軍中校梅樂斯工作日記、美國駐華官兵名單……11日,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向中新社記者展示了其在海外征集的部分文物。據稱,這些近代文物絕大部分是首次在大陸亮相,其中涉及中美合作所的系列史料將揭秘其成立始末,填補國內相關歷史空白。
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在此間稱,大陸現在散存有關中美合作所的史料,但大多是回憶材料,對很多歷史事實的敘述似是而非,就很多史實的細節而言,更是語焉不詳。該館在海外征集到的中美所內容,涉及中美合作所從建立到結束各個時期,從總部到分隊營地等各個下屬單位和作業地域,從氣象情報到敵后游擊乃至醫療、后勤供應等各個工作領域,基本形成了一個專題史的史料鏈。
“這些都可以構建起一個中美合作所歷史的回顧及再現的系統框架?!?厲華說,特別是其中涉及的情報分析、醫療衛生、供應運輸等工作在過去述及中美合作所歷史時少有提及。從現在征集回來的史料看,這些內容都是中美合作所運行中權重極大的系統成分。
此外,厲華稱,中美合作所各種工作報告、中美雙方的情報交流和往來工作文件等史料可以力證“中美合作所是一個中美聯合抗日的國際軍事情報機構”。不僅如此,這些史料還詳細記錄了美國特種別動隊在二戰時期對日軍運輸線的軍事破壞行動。他說,這些第一手資料內容,對很多史實的敘述可以起到完善敘史和補充細節的作用。
據了解,中美合作所成立于1943年,是中國和美國軍事情報機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合作建立的戰時跨國情報機構,以加強雙方軍事情報合作抗擊侵略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