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南澳I號出水八吊籃文物 屬外銷瓷常見類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12
    “南澳Ⅰ號”明代古沉船部分隔艙板已在水底現身,各組隔艙板之間滿是一摞摞碼放整齊的文物。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文物局獲悉,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實施的“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水下考古隊在抽取沉船上層覆蓋淤積物的過程中,已經清理出相互平行的3組木質沉船隔艙板,隔艙板之間間隔約為1米,這些間隔就是古船裝載貨物的空間。昨日,在發掘進入船艙內后,文物出水速度極快,昨日下午專家對已發現的“一號艙”進行打撈,結果讓八吊籃文物從海底重見天日。

      揭秘

      明代海外私人貿易 基本都“走私”

      “南澳Ⅰ號”是否屬于走私船是此次考古發掘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有觀點認為,當時大部分海外貿易船只都屬于走私船。老一代著名歷史學家張維華在其代表作《明代海外貿易簡論》中指出,明代從洪武開國起,就實行海禁,中間或有松動。明代晚期隆慶到崇禎年間,朝廷默許海外私人貿易,用“引票”制度來管理,部分開放海禁。

      整體而言,明代政府所控制的朝貢貿易在鄭和下西洋之后,就走向衰落,市舶司無所作為。這種情況下,明代的海外私人貿易基本上都是走私,這種以走私為主的私人貿易在明代晚期極為興盛,在嘉靖以后達到頂端,甚至受到福建、廣東一帶的地主和士紳的公開支持。

      這些私人船只“走私”的主要貨物是茶葉、瓷器,此外還有鐵器、銅器等物品。按照明律,鐵器、銅器嚴禁出口,但由于海外市場需求旺盛,福建、廣東沿海出現了大量的手工作坊,打造此類金屬器物以供出口。

      揭秘

      萬歷年黃銅“走私”利潤可達100%

      歷史學家黃啟臣在《明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高度發展》一文中,提供了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廣州經澳門出口的一艘葡萄牙商船往印度果阿和歐洲的貨物列表,其中就有黃銅500~600擔,利潤率達100%。

      八吊籃文物:多是常見外銷瓷類型

      記者了解到,古沉船經清淤后現身的3組木質隔艙板位于沉船中部,其中一塊已經現出約4米長的一段。隔艙板之間,已能夠清晰看到碼放整齊的一摞摞瓷器等文物。成摞瓷器基本上都是側立橫放并交錯碼放??脊抨爢T在水下見到的文物種類主要是青花瓷大盤,也有少量碗、缽、杯及金屬凝結物。而目前已出水文物主要類型也仍然是外銷瓷器青花瓷大盤、碗、缽、杯、罐、瓶等,此外還有釉陶罐、鐵鍋及銅板等。瓷器的主要產地確定為福建平和窯及江西景德鎮。

      省文物局認為,其中,青花瓷大盤和帶蓋青花瓷缽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器物。它們較為一致的特征是,瓷胎和釉質比較厚重,青花顏色不太鮮亮,發灰或者發黑,無論人物還是花草圖案都比較隨意,器表施滿釉,底足粘有細砂,即“砂足器”,屬于外銷瓷中的常見類型。

    出水瓷器:

      景德鎮的做工更精細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陳華莎對出水的文物進行了分析評說。

      “從出水的這些文物來看,大部分都是青花瓷。主要是兩個窯口的,福建平和窯和(江西)景德鎮的。景德鎮的(瓷器)胎體比較薄,跟平和窯的明顯不同,做工更為精細?!标惾A莎介紹說,福建平和窯是著名的明清年代外銷瓷的加工場。

      對于出水的一件雙龍罐,為什么會在一艘初步斷定為明萬歷年間的沉船上被發現,明代不是禁止民間使用龍圖案?對此,陳華莎表示,在明代晚期,對于龍圖案的限制已經沒有那么嚴格了。

      陳華莎另外對比了出水的平和窯、景德鎮瓷器的區別。她將兩個出產地的青花瓷盤翻過來,對比瓷盤底部介紹說:平和窯瓷器的明顯特點是瓷盤底部沾有石英砂,因為這些瓷器是墊砂燒制的,而景德鎮的瓷器底部墊砂就比較少。

      瓷盤底部的跳刀痕給專家傳遞的信息,有利于掌握更多這些文物的“出生日期”。陳華莎指著一件青花瓷盤的底部說,這件瓷器在制作旋轉的過程中,工匠在底上留下了一些跳刀痕,說明這些瓷器最早也是明代晚期的,“因為再早些時期的做工比這個要好很多”。

      水下紀實

      時間:昨日15時

      對于水下打撈考古人員來說,這個時間是最為寶貴的,因為這是下水的最佳時刻。

      潛水員一個接一個潛入水中,很快,攜帶的影像設備傳導回來的訊號表明他們已經抵達沉船點上方。

      地點:25米深海底

      先記錄這些文物的水下影像等資料,保存這些已清理文物的位置、形態等數據,然后再開始準備提升沉箱。

      潛水員在水下作業,海面上的打撈船吊臂提升了一個又一個滿載文物的吊籃到達甲板。

      懸念:發現新文物?

      據出水的潛水員稱,他們在水下意外發現了另外幾個保存完好的船艙,都是滿載貨物,并且有一些“不同于此前發現的文物”。這也給接下來的打撈留下了懸念。(記者王鵬、陳正新、肖成 通訊員林春偉攝影報道)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