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者發現:奈良兩古墳壁畫與唐墓類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07]
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陜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韓釗副館長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日本奈良明日香村的高松冢古墳(7世紀末~8世紀初)和Kitola古墳里所繪壁畫,均受到中國唐朝墓葬壁畫圖像體系的影響。
“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近日,中國陜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韓釗副館長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日本奈良明日香村的高松冢古墳(7世紀末~8世紀初)和Kitola古墳里所繪壁畫,均受到中國唐朝墓葬壁畫圖像體系的影響。5月9日,韓釗將在奈良百年會館召開的《玄宗皇帝和圣武天皇的時代》國際研討會上,公布這項最新研究成果。
據韓釗研究發現,唐代墓葬的壁畫有兩個系統。一個系統描繪了貴族宅邸等現實生活情景;另一個是以中國古代宇宙觀為基礎,描繪墓葬主人被引向可以長生不老的仙境。
高松冢、Kitola兩座古墳中均繪有表現五行學說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圖。韓釗介紹,除此之外,高松冢古墳里有宮廷內的男女侍從人物像,Kitola古墳里有表現天空等宇宙觀的十二地支圖形。高松冢古墳所表現貴族宅邸內外生活情景的圖像可以歸納為現實派圖像的系統;Kitola古墳所表現出的則體現了宇宙觀,可以歸結為鎮邪思想的表現,表示墓主人的靈魂可以永遠升到神仙所在的極樂世界。
韓釗因而推斷,“唐代墓葬壁畫的兩種圖像系統同時也出現在7世紀末~8世紀初日本古墳的壁畫里,說明當時中日兩國的陵寢制度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丁虹)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