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陳莊西周城址成果頗豐 首次發現9層祭壇(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4-14



    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以高票數暫列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第2位的消息見報后,高青陳莊西周城址考古再次引起廣大民眾的興趣。12日,省文物局在省博物館老館召開了專家座談會,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考古中發現的青銅器、車馬坑等珍貴文物進行了鑒定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見。

      與會的專家是國內最高級別的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專家,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李學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學位委員會主任劉慶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林沄,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家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鳳翰,曾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的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零,以及我省著名考古學家王恩田、張學海和王樹明等,可以說這是國內關于古文字考古研究的頂級的專家會議。座談會上,專家們就此次發現的銘文發表了看法,并對高青陳莊西周城址的研究保護提出意見。雖然在很多細節處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但在大方向上已經有了基本相同的看法。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向記者介紹,目前對出土青銅器銘文的釋讀以及車馬坑的室內清理保護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近期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內容。

      70余字的銅器銘文已初步釋讀

      第一項工作是對于出土帶有銘文的銅器等文物,進行了初步清洗、清點和登記工作,制定了保護工作方案,為銅器的除銹、修復和保護工作做好準備。對于出土的長達 70余字的銅器銘文,經有關專家研究,已初步釋讀,但對于個別字的識讀,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綜合專家們的意見,銘文大意為:“正月壬申日,周王召見引,引到周太室,周王如是說:‘引,過去我已任命你繼承你先祖的官職,管理齊國的軍隊?,F在我再任命你,賜你彤弓一件,彤矢百枚,馬四匹,望恪盡職守,不要打敗仗?!抵x王恩,用同□(此處一字意思不詳)追擊敵軍繳獲的兵器,鑄造了這件寶簋,子子孫孫永寶用之?!边@只是初步釋讀,因為很多文字是初次發現,字的寫法、讀音和意義還有待專家繼續研究,才能達成一致意見,對于銘文內容的深層含義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另外,在此次考古發掘的后期,還有相當一部分青銅器出土,但銹蝕、損壞嚴重,保護非常困難。這些青銅器上有沒有銘文還不知道?,F在從北京調用的專業 X光機即將到達,屆時將給這些青銅器進行X光拍照,看銹的下面是否有銘文,然后再將這些青銅器運到北京,請專業人員進行清理保護。因為還需要深入研究,預計這些帶銘文的青銅器將不會在下個月開館的省博物館新館展出。

    車馬坑清理復原工作難度大

      第二項工作是車馬坑及馬坑等重要遺跡的清理和保護。車馬坑及馬坑整體起取至濟南后,就采取了初步的防護措施,建設了臨時保護和工作用房,制定了保護工作方案?,F正在進行室內的清理、加固和保護工作,為下一步展示做準備。

      鄭同修告訴記者,經過初步清理,車馬坑的結構已基本清晰。該車馬坑形制為長方形,坑口距地表1.9米,南北長14米,東西寬3.4米,深4.6米??觾裙灿?3輛車,從南向北依次排列,分別編為1、2、3號車。車已腐朽,僅存灰痕,清理和保護難度很大。但可喜的是還能辨認出每輛車的結構及形制。3輛車均為獨辀車,辀首上翹,車輿為橫長方形。車主體由衡、辀、輿、輪、軸等幾大部分組成,所附青銅構件有軎(wèi)、軛等。3輛車大小基本相同。每輛車前都有4馬或 2馬并駕,呈直立跪伏狀,馬頭豎立高昂或略偏,佩戴著精美馬具頭飾。馬尾部有髹紅漆的皮革朽痕,并有貝殼串飾,馬槽兩側局部槽壁上及馬骨架上仍殘留白色的席紋痕跡。

      鄭同修還具體介紹了3輛車馬的特點。1號車駕由4匹馬組成,每匹馬頭部皆佩戴長條形銅當盧、圓形馬鑣。馬勒上有排列整齊的海貝串飾,帶與帶之間以圓銅泡相連。馬頸部有“人”字形銅軛。車輿周圍有紅漆痕。2號車駕也是4匹馬,馬具由當盧、馬鑣、勒構成。其中銅當盧呈獸面狀。勒上主要為銅飾。3號車駕2匹馬,馬具較少,沒有馬鑣和當盧,僅在頸部發現成串銅泡及牙質長方形帶飾。

      據現場負責清理工作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一位姓李的研究員介紹,該車馬坑內的馬呈直立跪伏狀,其擺放姿勢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鄭同修告訴記者,此次整個考古發掘工作非常艱辛,特別是后期發掘和車馬坑、馬坑的起取工作十分困難。發掘單位聘請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有關專家現場進行指導。在專家指導下,考古隊采取木板整體套箱、槽鋼加固等各種措施,動用了300噸吊車進行吊裝,雇用了5輛大平板車運輸,至2月8日凌晨順利運到濟南,安置在省博物館院內,并立即采取了有效的防盜、防寒安全措施,建設了鋼架結構的清理保護房。為保證清理保護工作的科學性,省文物局組織召開了“陳莊車馬坑清理與保護專家研討會”,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大遺址保護中心、山東大學及我省文博系統的部分老專家,就車馬坑的現場清理保護尤其對馬骨架防氧化及土質文物的加固等工作方案進行論證,確定了工作方案。待全部清理復原后,將移到下個月開館的省博物館新館內進行公開展出,屆時廣大市民就可以親眼到 2000多年前車馬的真容了。

    祭壇屬于首次發現

      另外一項主要工作是對此次考古中發現的祭壇的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局部解剖,在祭壇中心下部發現有用于祭祀的動物坑,里面埋藏著一只小動物。由此也進一步確定了其確屬祭壇的性質,極有可能與社祭有關。與會專家在座談會上發言,認為這在考古發掘中屬于首次發現,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根據解剖面看,祭壇有9層,可能蘊涵著九重天的意思,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圓則九重,誰營度之”的說法,此祭壇可以說是一個證明,也可以看做是西周時期的天體模型。再就是,像這樣的祭壇只能是西周時期王的特權,而在這個西周城址中發現這樣的東西,也為研究城的主人提供了重要線索。

      會后,記者采訪了李學勤教授,他認為,以前只知道齊國、齊文化,但齊國的具體資料和文物并不多,材料很零碎。這次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尤其是帶銘文的青銅器,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刻影響,無疑是重大考古發現。

      李學勤教授告訴記者,并不是說我們發現了一座大墓,出土了很多金銀珠寶,就算重大考古發現了。而是發現了能改變歷史或對一個時期的歷史面貌有新的認識的考古,才是重大考古發現。這次考古不只是對研究山東的歷史有幫助,對中國的歷史研究也有很大意義。但看目前的情況,出土的城址面積比較小,而且其中只有墓葬,沒有發現生活區,所以應該不是齊國都城,也不是齊國國君的墓葬。70多個字的銘文中有很多字是初次發現,銘文中提到的“齊公”應該就是姜太公。這些文字中記載的內容與齊國是什么關系,其中的深層含義恐怕一時難以形成一致意見。

      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謝治秀說,目前文物部門已向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遞交了報告,根據考古現場情況,并征求了專家的意見,建議膠東南水北調工程繞避開城址,進行整體原樣保護。但因為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工程,所以還需要國務院審批。將來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當地政府建設遺址公園,進行更為妥善的保護。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