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災后重建工地挖出16座戰國古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4-12]
“這兒陸續發現了16座戰國時代的古墓,古墓大多為楠木棺槨,跟郝家坪戰國古墓群為同一時期?!弊蛉?,青川縣城喬莊中學內的戰國古墓群考古發掘現場傳出喜訊。據廣元市文物部門介紹,古墓群表皮清理工作基本完成,省文物局將于近日組織專家召開論證會,決定下一步保護方案。
學校施工發現戰國古墓
“這些黑層東西是什么?”3月29日中午,日本援建項目青川縣喬莊中學教學樓施工現場,在距地表約2米的地方發現2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及棺槨。
校方按程序報告了青川縣文管所,文管所工作人員立即赴現場實地調查、拍照,并向廣元市文物部門報告。
專家看過照片后,結合郝家坪戰國墓葬群的特點,認為應是戰國楠木墓葬,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立即向省文物局匯報,同時要求施工方保護已發現的古墓現場,如再發現墓葬立即停工。
當日下午,施工方再次發現5處古墓葬,文物部門隨即要求停工,并請公安民警協助保護現場,以避免盜搶事故發生。
保護工作暫定兩種方案
3月31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周科華帶隊赴青川施工現場,經勘查,確認發現的墓葬為郝家坪戰國墓群的一部分。
郝家坪戰國墓葬群2002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省現存戰國中期至晚期第一大棺槨墓葬群,已探明的墓葬150多座,發掘70余座,出土器物400余件,文物價值高,影響大,對研究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三者之間的文化關系,及秦滅蜀進而統一全國所采取的政治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史料,解決了不少歷史上有爭議的問題,現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發現的墓群緊連郝家坪戰國墓葬群,加之青川中學重建工程約占地4000平方米,此次挖開的約有300平方米,故不排除后面還會有更多墓葬。
經省市文物專家和青川縣政府研究,保護工作暫定兩種方案:一是學校整體搬遷,對裸露出來的墓葬進
行發掘清理,遺址進行保護。二是學校不另選址,文物部門對學校重建的地方進行發掘清理,發掘后再重建。 吳功斌 記者 苗志勇
□相關新聞
本報報道引發重大考古探險
昨日,宜賓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宣布:由10余名專家組成的考古探險隊伍,將從宜賓出發,對起于宜賓,終于云南曲靖、翻越崇山峻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道——“五尺道—石門道—鹽道”進行考古探險考察。
據考察團團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教授介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賓,歷來為川滇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物資集散地。去年5月初,高大倫等一行4人前往宜賓縣橫江鎮,考察當地僅存的一段長約350米的文物古跡“五尺道”,為其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創造條件。想不到這一活動經過華西都市報獨家報道后,竟然被選進了2009年高考試卷。
“秦代開‘五尺道’的說法,由來已久。由于華西都市報的報道,加上高考出題專家的鼓勵,引發了此次重大考古探險,去揭開連接川滇2000多年前的古道之謎?!?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