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湖南懷化小江漢代墓葬群基本發掘完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20
    自2009年11月以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對懷化小江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昨天,發掘領隊高成林介紹,目前此次發掘基本完畢,正在進行出土文物修復工作。從發掘結果來看,現存的黔城鎮,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有可能是一處生活安好的聚落。


      首次發現槨室及分箱區分痕跡

      此次發掘的目的地位于洪江市黔城鎮小江村,與洪江市區和黔陽古城隔潕水相望,是一處漢代墓葬群。2001年為配合洪江水電站的建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該地的楓木坪、張古坳進行了第一次搶救性發掘。從2009年11月開始,為配合包頭-茂名高速公路懷化至通道段的建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地進行了第二次搶救性發掘。

      “墓葬主要分布在潕水西岸一片低矮丘陵的幾個山頭上”,高成林說,本次發掘不是全面揭露,而是僅對公路征地范圍內的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到目前為止,共發現墓葬40余座,已經完成發掘的有10多座。

      “發掘的墓葬皆為豎穴土坑墓,基本都是小型墓。從平面來看,分為不帶墓道的長方形和帶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兩種。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和滑石器兩種,陶器器類有鼎、盒、壺、鈁、倉、灶、井、鐎壺、燈、熏爐等,滑石器器類有璧、杯、案、盤、壺、鈁、鐎壺等?!?br/>
      在發掘過程中,工作人員十分重視提取各種信息。據高成林介紹,除以往已經注意到的各墓區以及墓葬之間的相互關系外,本次發掘對單個墓葬內的遺跡情況予以了充分關注,并在一些保存相對較好的墓葬中,將二層臺、槨室以及槨室分箱的痕跡成功地區分出來,獲得了更多墓葬下葬時的原始信息,解決了諸如墓葬頭向、個別器物的特殊用途等一些以往忽視的問題。

      對探討古沅水流域開發等意義重大

      從1985年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懷化市博物館等單位先后在黔城潕水兩岸發掘楚漢墓葬近200座?!皬陌l掘情況看,這一帶墓葬的分布很有規律,推測當時應該經過了仔細規劃:其中戰國墓葬主要是分布在黔陽古城東北的祭古坪、南頭坡一帶;在古城北面與小江墓地隔江相望的牛頭灣一帶,則既有戰國時期的墓葬(可能還包括一部分秦代墓葬),也有一批西漢早期的墓葬,至于潕水西岸的小江村一帶,則基本上是西漢中期以后的墓葬。

      從墓地分布情況看,當時的居民應該是居住在潕水與沅水交匯處的黔陽古城一帶?!睋?,高成林進一步分析說,近年來,隨著里耶秦簡整理的日益深入,湘西沅水、澧水流域一帶一批楚漢時期的古城址(遺址)、古墓葬開始日益引起學術界關注。

      “小江墓地的發掘,不僅為研究戰國秦漢時期黔城的開發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而且對探討沅水流域城市及聚落的分布、變遷有很大幫助。另外,目前考古材料證明,中方縣的荊坪和洪江市的黔城附近,楚漢時期應是兩個頗具規模的聚落群。這剛好與上述墓葬的發掘情況相吻合,而這兩個聚落群對于探討楚漢時期沅水流域的開發、城市及聚落的分布等有比較重要的意義?!?br/>
      相關新聞

      航電樞紐壩區發現兩處古墓群

      2009年底,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動工建設。隨著工程推進,壩區考古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記者昨日獲悉,目前針對壩區的文物調勘工作已結束,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兩個古墓群。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位于望城縣高塘嶺鎮與丁字鎮之間的蔡家洲。在2009年2月15日-3月25日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做文物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依據工程方所提供的壩區用地紅線圖,對壩區紅線范圍內的文物分布情況進行了重點勘探。

      經重點鉆探,考古專家確認:原調查工作中,在壩區左岸發現有一處商周時期的高砂脊遺址。但這次重點勘探發現高砂脊遺址不在壩區紅線范圍內。遺址位于壩區下游1.5公里處,工程的建設對遺址沒有影響。

      壩區右岸紅線范圍內的石門磯窯址,由于江水沖刷已經損毀無存,在河灘發現有器物殘片及窯具殘片,但沒有發掘價值。原調查發現的大墳山古墓群不在紅線范圍內。紅線范圍內分布著為數不少的清代墓群。

      不過,在鉆探過程中,工作人員新發現了關刀山和大坡兩處漢代古墓葬群,埋藏著一定數量的漢代磚室墓和土坑墓。其中關刀山古墓葬群位于壩區右岸丁字鎮石渚村石門磯組。墓葬分布在緊靠湘江河堤的一個山包上,面積約1500平方米,分布有十余座磚室墓和土坑墓。

      另外,在一個斷面上發現有殘存的磚室墓墓壁墻體,墻體高約1.5米,裸露青磚的紋飾為菱形紋。根據墓葬形制和特點,關刀山古墓葬群的時代應為漢代。

      大坡古墓葬群位于壩區右岸丁字鎮石渚村石門磯組,西距關刀山古墓葬群約100米,面積約2500平方米,分布有數量較多的磚室墓和土坑墓。墓葬分布規律與關刀山古墓葬群類似,聯系關刀山古墓葬群以及勘探發現的墓葬形制特點,專家斷定大坡古墓葬群和關刀山古墓葬群同時期,年代為漢代。 (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徐海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