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發現崖墓4235座 部分或為古代貴族墓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04]
2月1日,記者從商洛市文物部門獲悉,商洛崖墓考古目前已從斷代考證轉至究竟誰是墓主人探究階段。據當地文物專家透露,部分崖墓主人極有可能是古代長安的富商甚至達官貴族。
文物專家為崖墓“正名”
昨天,記者在商洛市楊峪河鎮的老虎巖上看到峭壁上如燕子窩般整齊地排列著數百個洞窟,洞窟側壁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石洞,懸崖的一邊鑿有類似窗戶的開口。采訪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致力于崖墓考古的商洛市博物館館長、市考古隊隊長王昌富說:“類似這樣的洞窟在商州、柞水等縣區還很多,當地人叫跑匪洞、跑反洞,但到底是不是用來躲土匪,這已很難找到確鑿的證據了,還有傳說認為這些洞是古代巴人開鑿的,因此叫它巴人洞,其實這也是缺乏依據的誤傳。此外,還有闖王屯兵說等都是空穴來風。經過省市文物部門多年考證,它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崖墓?!蓖醪徽f。據了解,商洛市境內的7個縣區目前存在著從東漢到現代的崖墓點721處、崖墓4235座,分布范圍達一萬多平方公里。
商洛崖墓的獨特性全國罕見
崖墓是東漢時期流行于我國西南地區的一種特殊墓葬,一般以石室、石穴的形式修建于河流兩岸的陡坡峭壁上,是用人工開鑿出來的墓室?!吧搪?個縣區已找到4235座崖墓,其密度在全國來說都是罕見的?!鄙搪迨胁┪镳^館長王昌富說。據介紹,我國的崖墓從漢代開始到南北朝以后逐漸消失,但商洛崖墓卻從西漢一直到明清時代。
據王昌富講,商洛崖墓最早出現在西漢晚期,并持續到現在,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從崖墓分布的現狀看,商洛崖墓還是我國西北邊緣崖墓遺存最集中和數量最多的。另外它歷代開鑿的獨特性也是全國少見的。
崖墓主人可能是長安富商貴族
昨天,記者從商洛市文物部門了解到,目前商洛崖墓的研究已從斷代課題轉至對墓主人的探究?!澳怪魅撕苡锌赡懿皇巧搪瀹數厝?,而是經濟較為發達、生活較為富裕的古長安城里的富貴賈商,崖墓甚至可能是貴族墓地!”文物專家王昌富透露說。據其介紹,當時的生產力、財力和人力而言,這種規格的崖墓絕不會是居于商洛的先人們為自己開鑿。隨后,考古專家發現商洛的漢代崖墓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征,那就是非常隱蔽,在崖墓的周圍幾乎沒有人類活動所留下的痕跡。
“按照當時的生產條件,開鑿崖墓這樣浩大的工程,能在沒有留下生活痕跡且短時間內完成,實在是不可思議。由此可以推斷商洛漢代崖墓的開鑿者,很可能是一批訓練有素、以此為生的專業隊伍。而這批隊伍極有可能也來自當時的經濟中心——長安城。另外從出土的陪葬品等物件上也可初步確定?!蓖醪徽f。
記者 張紅中 見習記者 郭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