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鑰匙狀的玉飾,崧澤文化玉器中最長的玉璜……13日,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在中國社科院“200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考古學論壇上表示,江蘇張家港市東山村發現中國目前最早的高等級顯貴墓群。
2008年8-11月和2009年3-11月,南京博物院等單位對張家港市金港鎮南沙街道辦事處東山村內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發掘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主要揭露出一處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遺址,包括5座房址和27座大小型墓葬。
遺址的墓葬分東、西兩區。東區均埋葬小型墓,西區主要埋葬大型墓,已清理出5座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其中,90號墓、91號墓是迄今發現的崧澤文化墓葬中規模最大的兩座。M90出土石鉞、石錛、玉器、陶器等隨葬品50多件,是迄今發現的崧澤文化墓葬中隨葬品最多的一座。
在東山村崧澤文化墓葬中,隨葬玉器是身份的象征。92號墓隨葬有崧澤文化玉器中最長的玉璜,最大徑16.7厘米,外圍弧度長21.5厘米,器身上鉆有5個系孔。90號墓中出土一套制玉工具,包括石錐、礪石、石英砂等,表明墓主人生前握有生產玉器的大權,其身份和地位非常顯赫。93號墓中出土迄今為止從未見過的鑰匙狀玉飾。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館員周潤墾指出,東山村遺址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群的發現,以及與小型墓埋葬區域的嚴格分離,將改變學術界以往對崧澤文化尤其是崧澤文化早中期社會文明化進程的認識,也奠定了東山村遺址在長江下游尤其是環太湖流域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位,對研究沿江地區的文化內涵、太湖區和寧鎮地區史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資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