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窯60厘米大器“六合同春”捐贈國家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17]
(呂子豪 郭英昆)河北省曲陽縣宣傳部門稱,由此間定窯燒制的“六合同春”雕花瓶捐贈國家博物館收藏儀式今日舉行。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為該瓷器珍品創作者陳文增、藺占獻、和煥頒發收藏證書。
這是繼定窯“四海呈祥云龍”雕花瓶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后,又一件被國家級博物館收藏的定窯瓷器。
據介紹,“六合同”雕花瓶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文增、河北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藺占獻、和煥聯手制作而成,其造型別致,設計精美,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韻味。該瓶高60厘米,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5片荷葉和6朵荷花纏繞相生,寓意著中國56個民族共同歡慶新中國60周年。
據陳文增介紹,因北方氣候干燥,原料性緊,技術難度高和高溫(1320℃)燒成,在定窯歷史上始終沒有超過40厘米高的器物,故有“自古定窯無大器”之說。 “六合同春”瓶創作靈感源于定瓷傳統刻花工藝,經圖紙設計和裝飾、選取定窯最好的泥料、拉坯成型、刻花等工藝,在雕花瓶成型后,再將“古風、六荷賦”詩詞刻于瓶上。瓷瓶歷經近千次反復試制,是同窯59件作品中唯一一件成品。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定瓷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其白瓷胎質潔白細膩,釉色勻凈,薄而堅硬,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美譽。30多年來,陳文增等人經過反復探索,掌握了宋代定窯制瓷工藝,使沉寂800多年的定瓷重現人間。2008年,定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文增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