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近尾聲 統計結果令人擔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08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仍在進行中,按照國務院決定實施這項工作的時間安排,如今整體工作已經進行到實地文物調查工作階段的尾聲。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開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文物普查行動,與前兩次相比,此次工作存在哪些新突破、新問題是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日前,國家文物局公布了一組最新統計數據,令人振奮,亦令人不無擔憂。   


    新發現所占比重超七成

      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文物普查機構共投入人員4.7萬余人;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累計已投入文物普查經費10.43億元,其中2009年已到位3.36億元。全國40850個鄉鎮中,已有 39573個鄉鎮啟動了實地調查,其中35957個已經完成;全國實地文物調查啟動率為96.87%,完成率為88.02%。此外,全國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76215處,其中新發現550283處,占總量的70.9%;復查225986處,占總量的29.1%。

      上世紀50年代和 80年代,我國先后開展了兩次全國文物普查,但由于當時各方面條件所限,漏查甚至根本沒有開展普查的情況相當普遍。有調查顯示,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有320個縣沒有開展普查,占當時全國2650個縣區的12.1%。如今,距離上一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結束已經20多年,期間伴隨著城鄉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腳步,大量不可移動文物被發現,也有許多文物由于種種原因遭到損毀甚至消失,現有的調查統計結果已經不能說明當下的實際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啟動。

      此次普查中,新發現所占比重超過七成,據國家文物局表示,這是由于鄉土建筑、工業遺產、20世紀遺產、文化景觀、文化線路、文化空間、老字號等這些在前兩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忽視的新增文化遺產類型,不僅首次被納入普查內容,而且在普查中得到充分重視。此外,與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相比,此次投入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規??涨?。調查隊員整體素質提高,使用設備更加先進,提高普查的時效性和數據采集的真實性、完整性。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增加了普查的覆蓋率和完成率,從而增加了新發現文物點的數量。

      今年5月,浙江省洞頭縣啟動了該縣有史以來第一次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這算得上當地文物保護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在本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像洞頭縣這樣首次啟動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沿海臨河地區還有許多。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已陸續在福建、廣東沿海及西沙群島附近海域開始了水下文物調查,并且發現了100余處水下文物遺址線索。如今,我國首次啟動對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全國性調查工作,將對中國內海、內河以及內湖的水下文物普查作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一個專項?;蛟S,未來公眾們可以見識到更多像“南海一號”般載著歷史的神秘與華美駛近我們的水下文物遺存。

      3萬在冊文物消失

      調查顯示,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國登記的已消失文物達30955處。

      所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消失文物是指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規定時點(2007年9月30日)前已經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在調查時不復存在的情況。目前社會上比較關注的文物消失問題,實際包括文物點消失和統計數量減少兩種情況。

      目前,我國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實行分級管理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文物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分別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尚未定級的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F已掌握的消失文物主要是尚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相對較少。

      國家文物局分析在冊文物消失的首要原因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大型水利建設工程、大型長距離能源輸送工程、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等基本建設項目紛紛上馬,城市化進程加速,新農村建設開展,大規模城鄉建設項目與日俱增。盡管各級政府和文物部門力爭做到基本建設工程避讓文物點,但仍有確實無法避讓而導致文物點消失的情況。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數以萬計生命罹難,給民眾帶來巨大傷痛,同時也給四川、重慶、甘肅、陜西10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帶來創傷。今年南方的暴雨水患造成一些地區大水圍城的“奇觀”,也給當地的文物古跡帶來巨大威脅。在重大自然災害和各種地質災害造成文物消失的同時,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各種行政違法、刑事犯罪(如法人違法、盜掘)以及生產生活活動對文物的破壞,也造成文物點消失。

      另外,由于1982年全國文物普查的技術手段、工作條件、經費投入有限,使部分文物點在調查登記和記錄方面不夠準確、全面,造成在這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調查隊員在現場復查時無從查找,這也是導致在冊文物消失的原因。為了避免這類問題的繼續發生,在這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對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的認定和計量標準進行了規范和統一。

      在冊文物的消失是一系列因素疊加的結果,除去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我們在切身享受到城市化進程給我們帶來的福祉的同時,不能把城市化作為殘害歷史文化的借口,尤其當它們是不可再生的文物時。為此,國家文物局指出,距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完整調查成果的公布還有兩年時間,未來,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加強對普查數據做科學的統計、整理,特別是對文物消失的原因做深入分析。對于涉及文物保護的大型建設項目堅持依法審批;加大投入,增強不可移動文物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加大打擊和執法督察力度,遏制違法犯罪行為。(喬 欣)   

      相關鏈接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范圍是我國境內(除港澳臺地區外)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共5年時間,分3個階段進行。2007年1月至9月是普查的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確定技術標準和規范,開展培訓、試點工作;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是普查的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是普查的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進行調查資料的整理、匯總、數據庫建設和公布普查成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