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桐口山發現宋代古墓 墓主人身份成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13]
昨日,記者從閩侯縣博物館了解到,當地文物普查小組到荊溪普查文物,途經桐口山時發現一座新近被盜的古墓,古墓上出現2個大洞,旁邊還有新挖出的泥土。
在桐口山的山腳下,記者穿過一片田地看到了古墓附近的兩匹石馬,一匹殘破的馬身與底座已分離,另一匹保存較完整,馬身長約2米,高2.3米,寬0.53米。當地村民說,原來墓前還有兩只石羊,如今已不知去向。
古墓上有兩個盜洞,分別在墓室前端和墓頂。墓前的盜洞呈半圓形,已挖到墓室,挖出的泥土、墓磚被隨意堆放在邊上。盜洞口的部分墓磚表面已長出青苔。墓頂有個長1.6米、寬約0.5米、深約2.5米的方形新盜洞。盜洞口大量新土被翻出,盜洞內兩側壁清晰可見鐵鍬挖鑿的痕跡和腳窩。住在附近的林先生說,前幾天凌晨兩三點,家里的狗一直亂叫,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來看見有外地車牌的陌生車輛在附近逗留。
受邀參加縣文物普查工作的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王振鏞說:“從墓頂的那個盜洞來看,估計盜墓者還沒得手,但已經挖了這么深還沒挖到,肯定不甘愿,還會再來!”記者查閱了《閩侯縣志》等書籍,上面均沒有桐口山古墓的記載。閩侯縣博物館館長曾江從墓旁散落的墓磚推測,這是一座宋代券頂磚室墓,很可能原來有神道以及配套的石羊石馬,屬于規格較高的墳墓。如今神道已被破壞,盜墓賊可能是看到石馬才找到古墓的,在福州周邊,有石馬的墓不是很多。要確定墓主人身份需要對古墓進行發掘,如果能找到墓志銘就能了解到詳細信息。不過發掘要經過上級文物部門的審批,短時間還不能進行。(記者 李熙慧 通訊員 曾致遠)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