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發現三座清代地窨院和一處東湖漢古墓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9-01]
記者今日從山西省文物部門了解到,在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東胡鄉鐵爐村北側發現了三座清代地窨院,基本保存完好。此類地窨院在晉南,特別是平陸縣發現較多,但在晉西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三座地窨院,東邊一處保存最為完好,該院呈長方形,長十四米,寬十米,深九米,共挖窯洞七孔,正面窯洞為一明兩暗式結構,內殘存火炕和灶臺;東窯有壁龕,可放雜物;南窯飼養牲畜;院門位于正南,門洞下設有排水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瓦房逐漸替代了地窨院,地窨院絕大多數已廢棄不用,而完整保存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此次發現,為研究地窨院的分布范圍和山西民居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氣候復雜,山區人設計發明了一種冬暖夏涼、經濟實用的民居,即先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壁挖穴,成為類似天井的院子,因其形似“井”,故名天井院,亦稱地窨院。
此外,在忻州市神池縣東湖村內,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一處東漢時期的古墓群,墓群共有二十八個封土堆,總占地面積約二十八萬平方米。其中大封土堆殘高約三米,底徑南北長三十三米,東西長五十七米,小封土堆殘高一至二米,底徑南北長五米,東西長八米。封土堆堆層較差,地面還散存有較多的石灰巖。
據悉,東湖漢墓群的發現,是山西省忻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大新發現之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