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海門口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進展順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3-21]
今年年初,劍川縣啟動海門口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開展以來,目前,考古工作組已經發掘出了一定數量的文物小件,發掘工作進展順利。
劍川海門口遺址距今已經有3100多年的歷史,屬于早期青銅文化遺址,上承新石器時代,下啟青銅器時代,是云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分別于1957年和1978年兩次清理挖掘,出土了大量有價值的青銅石器文物,為研究云南早期青銅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海門口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挖掘的范圍為4000平方米。目前,考古工作組按照科學規劃標準,共開挖了長10米,寬5米的探方19個,其中一些探方有3米多深,挖掘出一定數量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銅器及動物骨頭和禽類骨頭,在一些探方內還發掘出干欄建筑,有的探方內木柱多達30多根??脊殴ぷ魅藛T嚴格程序,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挖掘與保護并重,在認真開挖的同時,科學保護好出土物件,考古挖掘工作進展順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