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東錢湖郭童岙窯址考古 發現越瓷窯址11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2-17]
昨日,記者在寧波東錢湖郭童岙窯址考古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郭童岙窯址勘探面積5萬余平方米,發掘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共發現越瓷窯址11座,出土文物2萬余件。這次考古再次證明了寧波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特殊地位。
自2007年5月初開始,為配合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寨基運動村住宅項目建設,寧波市考古研究所在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管理局和華潤置地(寧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對寨基運動村住宅項目局部重點地塊進行了先期搶救性考古勘探,并對位于該項目范圍內的郭童岙窯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寨基運動村住宅建設項目涉及的郭童岙窯址位于東錢湖郭家峙村西南約1公里的王家弄處。早在1986年鄞縣人民政府就公布郭童岙窯址為文物保護點,不過,此前僅限于考古調查,大規??脊磐诰蜻@還是首次。
考古專家對東錢湖窯場5萬多平方米面積進行了勘探,發掘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發現窯址11座、作坊建筑遺跡兩處、古墓葬10余座。至今共出土各類文物標本兩萬余件,可修復完整器物達2000余件。從發現的11座窯址來看,時代分屬于漢代、五代至北宋中晚期,類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龍窯(8座),另一類是饅頭窯(3座)。
據有關專家研究,東錢湖窯場開燒時間始于東漢,停燒時間約在北宋晚期,先后經歷了1000多年。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考古研究所專家認為,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東錢湖周圍古窯址大體上可分為七個區,它對后來各大瓷窯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一頁。這證明了東錢湖窯場是越窯青瓷三大生產中心之一,也是寧波地域內僅次于慈溪上林湖窯場的第二大越窯窯場,再次證明了寧波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特殊地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