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南京明城墻“白瓷城磚”窯址現身江西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1-12
    南京明城墻上有一種白色的城磚被稱作“白瓷磚”,從磚側的銘文來看,這種磚來自明代江西袁州府,但其窯址何在一直不為人所知。記者昨天獲悉,燒造白瓷磚的窯址已被發現,目前已知的窯址綿延6華里,沿當地的袁河北岸掏出3層窯膛。

    據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楊國慶介紹,南京明城墻城磚的燒磚地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和安徽5省,此前只有江西未發現燒磚窯址。楊國慶和同事上周在江西尋找窯址時,在宜春縣有了發現。當地一位老人稱自己年輕時沿河捕魚曾在古窯里躲過雨,老人帶著手電和镢頭開路,把楊國慶等人帶入袁河北岸茂密的草木中,撥開河岸的藤蔓,直徑2.5米、高2米的“饅頭窯”便出現在人們眼前。根據窯址內的碎磚的尺寸、質地和銘文來看,這里正是當年燒造白瓷磚的窯址。據估算,這種饅頭窯每一窯的燒磚量為百把塊,燒造量并不大。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片窯址在河岸上呈三排分布,綿延長達6華里,是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明城墻燒造城磚的窯址群,饅頭窯名如其形,古代勞動人民借著河岸的坡度,在岸上掏出一個個饅頭狀的窯洞。根據記載,600年前當地有數萬人在袁河邊取土、和泥、運柴、燒窯,從這里轉運贛江,入鄱陽湖再進長江運至南京。

    楊國慶帶回的一塊城磚上,兩側的銘文有袁州府提調官、通判、司隸、總甲、甲首、小甲、窯匠和造磚人伕的名字,是制坯時用木模印上去的,其中司隸陳廷玉是很多研究者熟悉的名字,南京明城墻的很多城磚上都有他的名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