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板子磯明塔地宮中發掘珍貴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9-28]
繁昌縣考古有重大發現:荻港板子磯明塔地宮現場發掘出明代佛像、銅熏爐、瓷器、玉器、珍珠、瑪瑙及其錢幣等珍貴文物22件。
日前,繁昌縣文物管理所接到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繁昌派出所的通知,稱有一伙人深夜上了板子磯,對明塔地宮進行盜掘。該縣文物管理所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到現場,只見這個明塔地宮已被挖開并快要接近地宮的底部,所幸被看護板子磯的一個老太太發現并予以制止,才使地宮的文物免遭損失。
為了保護板子磯明塔地宮的文物安全,省文物部門授權該縣文物所抓緊時間對板子磯明塔地宮文物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過兩天的發掘,獲得了重大的發現:地宮的石蓋打開以后,塔里面出現了佛像、銅爐、瓷器、玉器、珍珠,還有瑪瑙等珍貴文物。
據專家考證,這座明塔地宮供奉的三尊佛像并坐,為如來相,均為銅質鎏金,堪稱佛教文化精品。該三尊佛像均為頭飾螺發,頭頂肉 髻高隆,髻頂飾寶珠。面相慈和寧靜,眉間飾圓形白毫,形象生動寫實。上身著袒右肩袈裟,右肩敷搭袈裟邊角,下身著長裙,衣質厚重寫實。衣服上刻滿植物紋飾,手法細膩,坐具為束腰雙層蓮花座,蓮瓣肥碩飽滿。在三尊佛像背后立磚上分別鑲嵌有一枚銅鏡作為其頭光,更是構思奇巧。從左向右,分別為阿彌陀佛像、釋迦牟尼佛像、藥師佛像,分別代表著西方、中方和東方。阿彌陀佛像通高20厘米,端身正坐,雙手重疊置膝上作禪定手印。釋迦牟尼佛像通高21厘米,端身正坐,左手掌心向上平置膝上,右手掌心向下置于膝下作降魔印。藥師佛像通高20.5厘米,端身正坐,左手掌心向上平置膝上,右手捻一藥丸。
此次地宮出土文物另有明青花瓷爐、銅熏爐各一件,明青花瓷瓶一對,鎏金銅爐一只,還有玉蟬、珍珠、瑪瑙、銀質八卦圖、錢幣等文物,工藝技術都達到高度發達的水平。
經專家鑒定,這批文物屬明代萬歷四十年間,距今已有461年。地宮上部雖遭破壞,但內部結構相當完整,文物排列有序,這在該縣乃至安徽省尚屬首次發現,具有極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 (艾云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