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北宋采金礦井群驚現金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8-02]
近日,江西省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研究員劉詩中,會同德興市有關專家,在對金山金礦區大批古采金礦井考察后斷定,此古井群為北宋年間采金所留,是有記錄以來中國最早的金礦山。這為研究德興采金史和古代中國采金史,以及金山金礦發展黃金工業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金山礦區的大塢和金礦硐山頂,現存的礦硐都開鑿在山脊上為豎井,大部分洞口呈橢圓形,也有的呈正方形。劉詩中依據出土的考古斷代標準器,即古代礦工留存在采礦洞內的高圈足影青瓷盞判斷,金山金礦的始采年代至少可認定為北宋時期。如此大規模的采礦應為宋代官辦采金場,開采盛期為宋代。
劉詩中還認為,該礦區采礦遺存十分豐富,保存有近百處完整的礦硐和數處探礦群井,如此豐富的采礦遺存,在國內實屬罕見。礦硐采掘面深達數十米,上下貫通、沿著礦脈追蹤富礦的方法顯得頗為先進。同時,提升、運輸、通風、照明、排水、安全等重要技術指標,代表了中國早期采金技術生產水平,對于研究中國古代采金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