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考古新發現:“天下第一盤”現身香港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7-28
    中國近年不斷有古物出土,最新一批來自全國9個省份20多個重要遺址、共120組涵蓋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文物,包括有“天下第一盤”之稱的《盤》、西漢唯一一件《銀縷玉衣》以及造型奇特的《漆羽人》等,由昨日起至9月24日首次現身香港歷史博物館。
    據香港媒體報道,這一名為“中國考古新發現”的展覽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國家文物局合辦,并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的一項重點展覽。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天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這次展覽的展品大部分是首次公開展出,年代跨越5000多年,而部分展品更是同類文物中最重要的發現,彌足珍貴。
    展覽分為4個部分,包括“文明探源”、“王陵風采”、“大唐風韻”及“水下珍寶”。對于“天下第一盤”,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明基全說,此盤的考古學術價值極高,因為刻有的銘文計372字,是建國以來發現銘文字數最多的西周青銅重器,故有“天下第一盤”之稱。
    展覽也展出了江蘇徐州西漢楚王墓的考古收獲,包括楚國王后趙姬的沐盤、西漢早期楚國貴族劉和墓出土的《銀縷玉衣》等,以及江西明代藩王墓的考古發現,此外,還有工藝細膩的《嵌玉壽星八仙金鈿》、宣王燕居的《四爪團龍袍》等,除有助于了解當時宗室貴族的生活面貌,更可從其中的陪葬品,了解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及工藝技術的水平。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峰,首都長安(今西安)是國際大都會,胡商、胡人云集,居民生活富足?!洞筇骑L韻》部分便展出了從西安南郊出土的唐代文物。盛唐時代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可從陜西靖邊楊會墓石棺槨上的彩繪得到證明。此外,浙江雷峰塔地宮出土的佛教文物,包括《鎏金銅龍柱釋迦牟尼像》、《玉善財童子》等,既彌補了五代十國時期佛塔地宮考古的空白,對研究唐宋時期地宮及舍利埋葬制度等問題也大有幫助。
    展出的秦俑包括一套6件全為武士造型的陶俑,面貌各異,造型精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