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江市博物館正在組織對古墓進行考古發掘

出土的部分文物
九江市十余年來首次從城區古墓中發現了一批文物。九江市文化局、市博物館,永修縣文物管理所的文物專家經過十多天的考古發掘和研究,5月10日正式向社會公布:九江市區和永修縣相繼發現5座六朝古墓,出土了一批六朝文物,為研究九江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對于考證六朝時期贛北與中原地區葬俗文化的相互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4月下旬,九江市廬山區十里老街原九江鋼窗廠建設工地發現一座古墓。記者在九江市博物館一睹了這些文物的“芳容”。文物專家介紹,該墓葬為六朝時期的古墓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墓中發現了一批六朝時期的隨葬品,共有6件青瓷盞、2件陶俑、1件陶缽、1件陶壺和陶制田地模形1個。另外,還有1件彎月型陶器,十分罕見,考古工作人員分析推測,此陶器應為平幾,即模擬人靠背用的器具。
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永修縣對一座晉代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位于永修八角嶺墾殖場八一分場,墓坐北朝南,由主室和耳室構成,無甬道。墓壁均為雙磚錯縫平砌,墓磚以網錢紋為多,墓頂除坍塌部分外,其他均保存完好。墓內充滿黃土和磚塊,棺木皆朽。經過清理,出土晉代陶器、青瓷器8件,殘損過半,器型有缽、盤、罐、耳杯、谷倉等,另有五銖錢1枚。(信息來源:江西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