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遼寧丹東鳳凰山山城首次發掘取得重大收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4-03
    去年9—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丹東鳳城市文物管理所對遼寧省高句麗遺址保護工程項目之一的鳳凰山山城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獲。
    鳳凰山山城位于鳳城市東南約3.5公里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鳳凰山的東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城隨山就勢而建,由城門、城墻、天然屏障和附屬設施組成,計有86段人工城墻和87段天然屏障,周長約16公里,占地約10余平方公里,是地處鴨綠江右岸規模最大的高句麗山城。
    本次發掘重點對山城北段城墻沿線5個地點遺跡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了瞭望臺遺址、1號門址及其北側甕城、2號門址及門內東側道路、馬面及其內側哨所與漫道、北城墻局部段落上石砌柱洞等重要遺跡。
    瞭望臺遺址位于山城西北部,東距1號門址約150米,北距城墻約13米,因積石成丘,曾被認為是高句麗積石墓多次被盜。該建筑址坐北朝南,規模較大,由石砌高臺主體建筑和附屬階梯組成。高臺系四角用扇面形石,壁面用楔形石逐層水平砌筑的圓角長方形建筑,東西長約9.8米,南北寬約8.6米,殘高約2.8米。階梯位于高臺南壁的中部,呈長方形,南北長3米,東西寬2.2米。整個建筑外圍壁面砌筑規整,均選用楔形石疊砌,中間部分用梭形石相互逐層疊壓砌筑。另外,在高臺的四周散落有大量的高句麗時期的板瓦和筒瓦倒塌堆積。清理出的板瓦多為紅色和紅褐色,瓦頭多為指捏壓印紋,瓦尾平齊。正面為繩紋、素面或凹弦紋,內一般為布紋,規格一般長35厘米,寬25厘米。筒瓦多為紅褐色,外一般為素面,內飾布紋。堆積中夾雜有木炭痕跡,由此推測該高臺之上原應有使用瓦的大型木結構建筑,其始建時代應為魏晉時期。
    1號門址位于山城北部人工墻中段地勢最低山口處,是山城北部的主要城門。門址平面內外均呈束腰狀“八”字形,方向15度。門道南北長約5.8米,東西寬約3.6米,兩側壁面已破壞無存,僅在門道入口處殘存有局部鋪設平板石的門道路面。入口西側約2.5米處發現一長方形門礎石,其上有人工打制的圓窩形門臼和方槽形門柱槽。門道內兩側城墻護壁地勢較高,經對西側清理,發現有一弧形石砌依護墩臺,緊鄰墩臺南側有一寬臺階式黃土路面呈弧形通向城墻頂部。
    1號門址北側發現有石材砌筑的折尺形甕城墻。甕門坐西朝東,有路面與1號門址門道相連。折尺形西段甕城墻的南端與1號門址西側門垛貼筑。整個甕城墻砌筑方法較為粗糙,外部多為大小不等的平整塊石相互疊壓砌筑而成,中間填砌條石和碎石。在甕城墻的內外壁均發現有三面石砌一面開放的半包圍壁柱柱洞,其中西段甕墻外壁有6個,內壁有3個,北段甕墻外壁有9個,內壁有7個,另外在北段甕墻內側地面之南約1米處有與內壁7個石砌壁柱柱洞兩兩之間錯位分布的6個柱洞。所有壁柱相鄰柱洞之間的距離約2米。柱洞內堆積均不同程度發現有木炭殘塊。
    1號門址砌筑石材多為楔形石和條形石,砌筑方法與高句麗其他石砌山城方法相似。在清理門道時亦發現了高句麗時期的門礎石及五界格的蓮花圓瓦當、高句麗鐵鏃和陶器殘片等遺物,初步認定該門址為高句麗所建。發現甕門遺跡砌筑石材少楔形石而多塊石,其砌筑風格與高句麗山城總體砌筑方法和風格不同,結合該建筑遺址出土的較多的遼金時期的遺物,初步認定該甕門可能為遼金時沿用該城址時所建。
    2號門位于山城北城墻較東段葫蘆溝溝頂平坦處。門址的東、西、北面為深谷,南側為險峻的高山。門址平面呈“幾”字形,方向15度。門道長4米,外口寬3米,現存墻體高約2.3米。門道兩側內壁墻體是由大小不等的平整塊石相互疊壓砌筑而成。清理時發現門道兩側有大量的木炭痕跡,且在門道東側出土一穿有門釘的鐵制門條,未發現門礎石。門內側緊依東段城墻內壁有一寬約2米,為黃土鋪墊的斜坡狀道路,其邊緣砌筑一弧形石墻,該路面一直延伸至東城墻頂部。
    該門址的砌筑風格與1號門址北側甕城墻的砌筑風格相似。從門址堆積地層出土的遼代瓷瓶、鐵斧等遺物以及附近曾出土契丹文銅印等遺物分析,初步認定該門址可能為遼代沿用該城址時所開辟。
    馬面位于1號門址東側約50米處,平面為長方形,南北寬5.7米,東西長7.5米,殘高約3.7米。內壁與城墻連體錯縫砌筑,外壁皆以楔形石逐層水平收分砌筑,中間填砌梭形石和碎石。每層收分5—10厘米。
    哨所位于城墻內側,與馬面相對,與城墻貼筑,墻壁亦以楔形石圍筑,壁面較規整,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寬約1.5米,東西長約2.25米,西墻寬1米,南墻寬0.55米。西南角有一寬0.6米的門道。
    漫道位于哨所西側,呈寬臺階斜坡式與城墻內壁“丁”字形相接,臺階邊緣階壁為1—2層的楔形石砌筑,中間填黃土或為略加修整的山皮,階面較平整。漫道中部有3段寬臺階保存較好,臺階面用石頭平鋪。臺階寬2.2—3.8米,斜坡長2.9—9.3米。
    該發掘地點不但清理出馬面、哨所和漫道等重要遺跡,同時出土有五界格的高句麗時期的蓮花紋圓瓦當、板瓦和筒瓦殘片及鐵鏃等遺物,可見這些重要遺跡的時代與山城為同一時期始建。
    北城墻局部段落上發現了矮小的女墻,在女墻內側發現有連續分布的石砌柱洞近30個,柱洞平面為方形或長方形,邊長約25米,深0.5—1.2米。每兩者相互間距1.5—1.7米。洞內填土堆積有木炭痕跡,底部發現有圓鼓形或平板礎石。
    此次鳳凰山山城發掘發現的許多遺跡現象是以前高句麗山城從未發現過的,對于認識和了解高句麗中晚期山城形制結構及其建筑設施的布局和功能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李龍彬 華玉冰 崔麗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