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發現能發聲的最老古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3-14]
從云南巍山縣一個孔廟內發現的一支古瑟引起考古界及音樂界人士的極大興趣:這支至少有數百年歷史的古瑟,居然還能發出清脆的聲音!近日,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古箏演奏家曹正等專家對這支古瑟作了考證,考證結果證實,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能發出聲音的最古老的瑟,其外形,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瑟與北京天壇公園內陳列的古瑟都要壯觀。
據悉,這支古瑟一直被放在云南巍山縣孔廟的大成殿天子臺上。1998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文藝工作者開展“挖掘整理當地的洞經音樂”的工作,這支瑟成為他們挖掘整理工作的一個大收獲。這支古瑟直線長2米、瑟面折線長2.04米,原為祭孔的主要樂器,也是祭孔時的鎮壇之寶。被發現時,古瑟已被老鼠啃噬得傷痕累累,但依然能發出聲音,且瑟音宏大、深沉、厚重,大有宇宙來音之感。
專家介紹,巍山縣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唐代南詔國的發祥地和故都,也是西南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古瑟保存在這個偏僻縣城并不奇怪。
來源:中央電視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