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發現西漢時期制陶窯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2-14]
記者今天從省文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考古人員近日在唐縣都亭村發掘一處西漢遺址時,發現了能夠完整反映陶器制作流程的西漢時期制陶窯場,三座保存基本完好的窯內燒制的器具已經高溫燒結,部分呈流化狀。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充分證明我國北方既是制陶業的發源地之一,也間接證明是制瓷業的發源地之一。
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都亭遺址考古隊領隊孟繁峰說,這次發掘出來的窯址不同于以往發掘出的西漢時期制陶窯址,它屬于高溫窯,從窯壁上燒結的狀態和所燒器具的高硬度狀況分析,其窯溫至少在1100℃以上,而普通的土陶窯溫只有800℃-900℃。孟繁峰說:“以往考古發掘出的西漢時期窯址很多,但是工藝流程如此完整、結構如此成熟的窯址卻沒有發現過。都亭窯的發現,反映出我國北方是陶瓷發源地之一?!备鶕奈锟脊艖T例,專家把這個窯址命名為“都亭窯”。孟繁峰稱“都亭窯”為“陶瓷制作史上陶窯向瓷窯轉變過程中的定型窯”。這一形制的窯自西漢一直沿用至明清,現在我國采用傳統手工作坊生產陶瓷的企業仍沿用“都亭窯”的形制。
孟繁峰說:“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專家提出我國北方也是瓷器發源地,但由于沒有實物依據,瓷器起源于南方江浙一說更容易被人們接受?!纪じG’的發現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蹦壳斑@項發現已經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驗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