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次發現唐代廬陵王城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7-2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武仙竹23日向記者透露,經考古專家發掘,湖北房縣化龍鎮古城村古城遺址證實是唐代廬陵王城址,這是湖北首次發現唐代封王城址。
武仙竹介紹說,該遺址在房縣化龍河旁邊比較平坦的開闊地,東臨化龍河,另三面有人工開掘的護城河,形狀為規整的長方形。此次對遺址的發掘工作是從7月20日開始的,考察發現:該遺址保存有較好的高等級城址特征,如城址的形狀、護城河、城址內的高臺式建筑遺跡等。城址特征及城內建筑遺跡,反映了其規格較高。與此同時,考古專家還在城址內發現了許多唐代遺物。從城址遺跡、遺物和史料的相關記載,可認定該城址為"廬陵王城"。
據史料記載,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三子李顯,在高宗去世后繼位,是為唐中宗,但在繼位不足兩個月即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徙居房陵(今湖北房縣),這在正史(《唐書》)和方志(《湖北通志》、《縣志》)中均有記載。李顯在房陵蟄居14年,被武則天秘密接回神都,重立為太子。神龍元年女皇退位,李顯再次登基,復為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由廢黜到復位,是唯一一位被廢黜后在外地居住,然后又復辟的皇帝,為我國史學界所關注。武仙竹告訴記者,湖北的隋唐考古工作較少,至今為止幾乎沒有確認發現較完整的唐代城址,居住過封王稱號的城址更是沒有。此次在房縣發現的廬陵王城址,是湖北唐代封王城址的首次發現,為研究唐代歷史和唐代考古學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