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發現一春秋諸侯國國君墓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4-30]
歷時一年的考古發掘,地處陜西東部的韓城市梁帶村大型古代墓地得到初步清理。在已發掘的保存完好的三座大型墓葬中,均為一槨兩棺,并出土了上千件青銅器、玉器、樂器等,具有諸侯級禮器的特征。
據中新社西安四月二十九日電,有關專家稱,這是一處西周及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國君墓地,而正在發掘的惟一一座擁有南北向兩條墓道的墓葬應是諸侯國國君墓。
據了解,韓城是歷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夏商,西周時為韓侯(武王子)的封地。梁帶村位于韓城東北七公里黃河西岸的臺地上。從二00五年四月開始,陜西省考古所對總面積約三十三萬平方米的兩周時期墓地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截至目前共發現八百九十五座兩周時期墓葬、車馬坑六十四座。
據介紹,在已發掘的三座大墓中,有一座有雙墓道,兩條墓道長度達到六十米??脊殴ぷ髡攥F已清理出金、玉、銅、漆、石、鐵器等六大類數百件珍貴文物,分別有禮器、樂器、車馬器、兵器、用具、裝飾品等。大量的金、玉器皆為墓主的佩飾,其中金韘及金劍鞘為兩周考古的首次發現。同時,該墓葬中發現的三角形兩面刃有銎戈系青銅兵器,中國考古界也是首次見到。專家根據隨葬品的豐富程度推斷,該墓葬為春秋早期諸侯國國君墓葬。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兩座甲字型的大墓中共清理出玉器、青銅器、漆木器等珍貴文物數百件,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藝精湛,其中由一百八十九顆瑪瑙珠及十六顆玉貝、十六顆玉蠶、四十八顆玉、八顆玉珠和四顆玻璃料珠有序編排的玉握,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復雜和奢華的兩周玉握。
此間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三座大墓出土的青銅禮器的器形和紋飾,梁帶村三座大墓的年代應為春秋早期,對研究兩周時期的歷史、禮樂制度以及經濟、文化、手工業制作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信息來源:香港大公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