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現5000年前鳥型陶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3-01]
甘肅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臨洮縣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件極為罕見的大型彩陶罐。經考證,該彩陶罐距今約5000余年,屬于馬家窯文化邊家林類型。
甘肅省考古工作者介紹說,具有雙口的馬家窯文化鳥型罐在甘肅省是首次發現。據介紹,該彩陶呈罐狀,高約32厘米,直徑約40厘米,為泥制磨光硬彩黑紅陶。罐頂有一大一小口,大口略向外移,直徑約8厘米﹔小口幾乎居中,直徑約3厘米。經考證,馬家窯文化邊家林類型出土的多為單口鳥型罐,而雙口且有「尾巴」的彩陶罐實屬罕見。
蘭州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會長王海東認為,此次發現的“雙口雙耳鳥型”彩陶罐,是馬家窯文化邊家林晚期的彩陶。
馬家窯文化屬于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700年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一支,它是黃河上游甘肅青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首次發現。馬家窯型彩陶因發現于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造型有侈口長頸雙耳瓶、卷緣鼓腹盆、斂口深口甕、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飛橙黃為主,常繪黑彩,也有黑白兩色和黑繪中加繪紅彩的。
新華社蘭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