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關中地區,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在這里,有一個世界聞名的城市--西安市。自公元前11世紀起,先后有12個王朝在此建都,長達1100多年。
距西安以東30多公里的臨潼縣境內,秦始皇陵的東南方向,1974年當地農民打井時,無意中發現了秦始皇的陪葬墓。這就是后來被世人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博物館,已經發掘了三個俑坑,計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戰車,400余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這些在歷史文獻中從未見有過記載。
至今秦兵馬俑有許多不解之謎令考古學家和各方面科學家深感驚異:
一把被數百公斤陶俑壓彎的劍,當考古學家搬開陶俑時,彎劍竟慢慢地復原為直。二千多年前的秦人,鐵的冶煉術竟如此之高!
秦俑佩帶的兵刃鍍上一層鉻?,F代科技表明,一是鍍鉻需要電,美國人在1937年才發明鍍鉻工藝,德國人在50多年前才申請到專利,而秦人竟然掌握了鍍鉻技術!
三號坑里發掘到的銅馬車、那頂一次澆鑄成型的超大、超長、超薄的車蓋,真是稀世之寶。秦人又是采用什么工藝打造的呢?
發掘出的彩繪秦俑其顏料有紫色者,成份是硅酸銅鋇,這種材料自然界中尚未發現過,20世紀80年代才由人工合成,而在那個時候出現硅酸銅鋇真讓人不可思議。
來源:深圳特區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