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墨篆吉金與漢字間文明根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10-15

      吉金藏禮,墨篆傳心。當青銅的斑駁銹色遇上篆書的婉轉筆鋒,便串聯起中華文脈最古老的記憶。肖勇先生編著的《墨篆吉金》,自中國網連載的《每日一書・吉金煥彩中國歷》淬煉而成,以青銅文物為骨、篆書藝術為魂、時歲節氣為肌理,摒棄紛雜,專注于“器與字”的深度對話,為我們打開了觸摸文明根脈的珍貴窗口。

      “吉金”二字,是先民對青銅器物的敬畏稱謂,更是文明智慧的凝練載體。商周時期,青銅禮器絕非普通的實用器具,而是“藏禮于器”的等級象征與信仰寄托——從象征王權的鼎,到盛放祭品的簋,每一件器物的形制、紋飾,都暗含著先民對天地秩序的理解與對禮樂文明的尊崇。而篆書,作為漢字藝術的源頭之一,在西周金文大篆的演進中完成了關鍵蛻變——它將原始象形文字進行圖案化改造,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種正體文字的規范與秩序,其線條間蘊含的婉轉韻律與人文內核,不僅奠定了后世書法審美的基礎,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精神源頭。

      《墨篆吉金》的獨特價值,正在于打破了青銅文物與篆書藝術的割裂解讀。它以“一器一書”的精妙結構,讓每一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重器都與篆體書法相映成趣,使讀者既能領略器物紋飾的莊重之美,又能體悟漢字線條的韻律之妙。

      更值得稱道的是,書中將“器與字”的對話融入時歲節氣脈絡,開創了文明傳播的創新范式。肖勇先生以節氣為線索,為青銅禮器賦予了與自然節律、生活智慧相聯結的溫度:元旦配青銅象尊,取“萬象更新”之寓意,呼應新年伊始的生機;驚蟄選青銅虎鎣,借“雷動風行”之象征,契合春日復蘇的活力。同時,每件文物均配備詳實注解,既專業解讀“鼎烹肉食、簋盛黍稷”的禮器功能體系,幫助讀者厘清商周禮制的細節;又通俗闡釋“天人合一”的審美內涵,讓大眾輕松理解古人對自然與人文關系的思考,成為文化自信在當代傳播中的生動表達。這種“器物考據+書法詮釋+節氣融合”的模式,成功讓古老青銅器具突破時空限制,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部優秀的文化著作,既要有可觀的內容,更需倚仗作者的修為加持。肖勇先生師從白雪石、秦嶺云等名家,得范曾先生親授,其篆書筆法中的剛正底色與藝術修為,讓這部著作兼具學術嚴謹性與藝術感染力。翻開《墨篆吉金》,我們看到的既有后母戊鼎的雄偉、秦子镈鐘的奇巧,還有漢字線條中蘊含的文明基因;讀到的不僅是禮器銘文的史實,更是中華文明“敬天法祖、明德慎罰”的精神內核。

      在文化復興的今天,讀懂青銅與篆書,便讀懂了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赌稹芬阅珵槊?、以篆為橋,讓青銅重器“開口說話”,讓古老文字“活在當下”。推薦每一位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細細品讀,在青銅與文字的交響中,觸摸文明的根脈,汲取前行的力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