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8月26日電 (記者 胡健)2025山西非遺好物發布計劃暨山西非遺消費季(夏季)成果展示活動26日在大同市舉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現場發布首批65件“山西非遺好物”,涵蓋傳統技藝、醫藥、美食、非遺文創等。
本次發布的“山西非遺好物”包括太原蘇氏琉璃、晉祠桂花元宵、大同九龍奔月銅工藝火鍋、晉中榆社阿膠糕、鑫炳記太谷餅、朔州刻瓷賞盤等全省11市非遺精品悉數亮相。這些產品不僅承載著三晉大地的文化記憶,更通過創意設計實現功能轉化。例如將傳統醫藥定坤丹與現代養生需求結合,以結藝胸針系列賦予非遺時尚屬性,真正實現“一城一非遺,一物一山西”的文化表達。
為期一個月的非遺消費季主題市集以“晉享非遺·美好生活”為核心,匯聚全省11市近200個非遺項目、300余位傳承人,打造“周周有主題、百家共參與”的沉浸式體驗空間。市集內設置了數字化交互裝置、特色展演等多元場景,日均客流量超3萬人次,累計銷售額突破200萬元,成為暑期文旅消費“新引擎”。
在消費季活動中,還創新推出非遺研學課堂,由傳承人現場教學剪紙、面塑等技藝,讓市民在“學中玩、玩中學”;同時聯動華為、騰訊游戲等品牌,探索“非遺+科技”“非遺+時尚”跨界融合,通過AR互動、文創聯名等形式,構建“逛、玩、買”一站式消費場景。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推動非遺“活態傳承”的重要實踐。通過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市場需求深度結合,非遺不再局限于博物館展陳,而是以美食、文創、生活用品等形式走進日常,既助力傳承人增收,又滿足消費者對文化消費的升級需求。
山西非遺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82項、省級項目1173項。此次消費季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模式,構建非遺保護傳承與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為全國非遺創新發展提供“山西方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