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考古專家對女媧山古代遺址進行發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1-16
      女媧造人補天的歷史神話傳說家喻戶曉,但女媧文化的發祥地在何處一直眾說紛紜。近日在陜西安康市舉行的首屆中國女媧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多位歷史文化專家認為,陜西安康市平利縣應是女媧文化的發祥地,這個縣的女媧山就是傳說中的“女媧治所”。

      平利縣位于秦嶺南坡、巴山北麓,境內北部的女媧山方圓60平方公里,山上的女媧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古代歷史地理著作《華陽國志》《十道要錄》《新唐書》《路史》《九域志》等對女媧山均有記載,認為這里是女媧“摶土為人”之處。在女媧山西北有伏羲山,兩山之間有女媧廟、高皇廟、三皇廟等古代遺址。

      在女媧山當地,民間流傳有大量“女媧造人”“補天”“斗洪水”“女媧伏羲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等神話故事和民歌,還保留有農歷正月初七(女媧生日)、十月初四(伏羲生日)和臘八(女媧兄妹成婚日)的民間祭祀。在平利女媧山區,考古發現有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山下河邊的臺地出土了各個時期的文物數百件。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王子今認為,女媧作為傳說時代的圣母,在各地多有紀念性遺存,而陜西平利的地方女媧傳說和有關文化遺存,記錄年代較早,文化影響也較為顯著。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考古研究所所長高大倫指出,平利縣有許多女媧的傳說及傳說遺跡,因此可能是女媧傳說最多的地方。

      與會專家、學者還對平利文博館館藏文物及史料進行了研究分析,一致認為,女媧文化是上古母系社會文化,今天的陜西平利曾是女媧氏隱居或居住的地方,是女媧文化的發祥地。

      這次研討會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平利縣政府聯合主辦的。

      據了解,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將向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申請,對女媧山古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為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文物資料。-- 央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