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年前西溪遺址現宜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0-19]
《人民網-江南時報》訊(記者蔡婭娜):記者昨日從宜興市文化局了解到,一批距今6000至7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大型原始部落遺存的西溪遺址在該市芳莊鎮境內被發現。令考古研究者驚訝的是,這些出土的石器、陶器、各類建筑、陶片標本等文物,竟然與南京境內的高淳薛城文化和北陰陽營文化有關聯。
據了解,在該市芳莊鎮境內挖掘的西溪遺址其中心區域在5萬平方米左右,工作人員在遺址中發現并清理出土了大面積堆積深厚的螺蚌貝類遺存,其分布區域在2萬平方米,厚度在20公分到1米左右。據有關專家推斷,這些堆積深厚的螺螄蚌貝類遺存有可能是先民用來抬高居住地面和防濕防潮用的。另外,在這次考古挖掘中,考古專家還首次發現了高于地面的仿釜和鼎等器物、用來研磨谷物的石臼、吊角樓的干欄式建筑以及傾倒生活垃圾的大灰坑等反映當時古代人民生產生活狀況的情景。尤其是吊角樓的干欄式建筑在太湖流域還是第一次被發現。
據悉,在宜興西溪遺址歷時2個多月的挖掘工作中,考古專家共發現了13座建筑遺跡、40座灰坑,挖掘出了200余件骨器、石器、陶器、玉器以及各類建筑、石料、陶片標本近2000余件,其年代跨度為1000年左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