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龍高速公路搶救性考古挖掘發現罕見商周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0-09]
海峽都市報 在漳龍高速公路沿線的南靖金山、豐田、薌城天寶等路段,成組成堆的商周時期石器、陶器重見天日,數量多達四五百件。
昨日,正在天寶鎮考古現場的福建省考古隊副隊長鄭輝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像這樣成批成堆出土3500年前的商周文物,在福建省極為罕見,漳州出土的這批商周時期的陶器、石器,對研究漳州乃至福建那段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和考古價值。
據介經,省考古隊自去年10月進駐漳龍高速公路沿線的南靖、薌城路段,對其間的商周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
3月中旬,考古隊在南靖豐田狗頭山古文化遺址挖掘發現一批3500多年的商周時期文物。
據省考古隊副隊長鄭輝介紹,從目前發現的情況可以看出,狗頭山遺址埋藏著很多商周時期的古墓葬、古房子,出土的東西很多,有石戈、石矛、石錛等一批石器和圈足器、環足杯、夾砂灰陶、釉陶、硬陶等一批陶器。在最近一個多月的考古挖掘中,他們已經發掘文物100多件。
漳州商周時期文化非常發達,早在上世紀50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福建省和漳州市考古文物部門就在南靖等地發現了大量的古文化遺址。特別是1956年在南靖縣城附近的浮山地區出土大批商周時期典型的陶器、石器,后來在福建考古學上就把它命名為“浮山類型”?,F在整個漳州乃至閩南地區商末到西周出土的所有石器、陶器等文物都歸為“浮山類型”。
此次發掘的狗頭山古文化遺址也屬于“浮山類型”。因漳龍高速公路要從狗頭山古文化遺址通過,為保護古文化,高速公路建設單位暫停公路施工,積極配合文物部門開展搶救性挖掘工作。
另據了解,整個漳龍高速公路南靖段大概有10個古遺址,狗頭山古遺址只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省考古隊在該縣金山鎮一處古文化遺址也挖掘出數百件文物。(衛鏵/子弘/鵬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