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家陳佩秋:藝術是有標準的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7-25]
陳佩秋初學山水從清初六家及石濤等大家入手,然后上溯明四家、董其昌,進而學習宋元山水。她學花鳥則是由宋元開始順流而下,崔白、呂紀、青藤、白陽、八大、惲南田、金冬心等人的范本她都無所不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她的興趣主要在宋人花鳥畫方面,所以,凡是能借到的古人(多為宋人)冊頁、紈扇、手卷真跡,都一一用心加以臨摹,這股熱情使得陳佩秋對宋代雙鉤花鳥畫技法有了扎實基礎。同時,她對生活深入觀察,進行大量寫生,將宋人畫法融入自己的創作。
陳佩秋先生既執著於傳統又不迷信於傳統,無論是畫家畫還是文人畫,只要是對自己有所裨益,皆可成為她師法的榜樣;她同時又有開放的胸襟接納西方的繪畫藝術,如近代的莫奈、畢沙羅等,只要對自己的創作有所啟發,皆能成為她靈感的源泉。正是這樣的藝術精神使得陳佩秋先生在藝壇上取得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藝術成就,使傳統中國畫煥發出新的光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