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繼“敦煌文獻”后 中國藏量最多藏文古籍文獻出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9-06
      拉薩9月6日電 (趙朗 易雪萍)藏文珍貴古籍文獻《“菩日文獻”精選本》出版發布會6日在西藏大學舉行,此文獻是繼“敦煌文獻”后,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藏量最多的藏文古籍文獻。

      據了解,2002年,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菩日村在農田改造時意外出土了一批古籍書卷。2005年,西藏大學藏文古籍研究所在調研途中發現這批文獻。兩年后,西藏大學圖書館正式收藏了這批文獻,并根據文獻出土地點,命名其為“菩日文獻”。

      該研究所所長西熱桑布介紹,經文獻專家和紙張抽樣科學分析測試鑒定,其形成年代均在十四世紀之前,其中部分文獻形成于吐蕃時期(唐代)。

      “菩日文獻”中的部分典籍曾被列入中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西熱桑布說,“菩日文獻”包羅內容十分廣泛,大致可分為宗教文獻和世俗文獻兩大部分。宗教文獻以《般若波羅密多二萬頌》等顯宗典籍為主,也有密宗儀軌及符咒等其他佛教典籍。世俗文獻主要是詩詞贊文、人物傳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

      西熱桑布介紹,“菩日文獻”記錄了西藏地方各種學術思想的演進歷程,形成了大量學術珍品,特別是在《大藏經》對勘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西藏大學校長紀建洲認為,《“菩日文獻”精選本》的出版,不僅妥善解決了古籍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也對改善古籍重藏輕用的現狀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干事鄭堆表示,《“菩日文獻”精選本》不僅體現了藏文古籍搶救整理出版方面的成就,也體現了中國藏學以及藏學專家在國際藏學上越來越有話語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