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藍皮書》稱,中國文化發展面臨諸多新問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7-03]
武漢7月3日電 (王義芳 吳珊 徐金波)湖北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日發布的《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稱,當前中國政府文化戰略的布局和各級政府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礎,但也面臨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員缺乏等諸多新問題。
已連續5年出版的該藍皮書認為,2016—2017年中國文化建設總體發展狀況良好,主要指標發展平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穩步推進,文化投入不斷加大,文化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文化供給水平不斷增強,文化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長,文化傳播能力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同時,中國文化發展也面臨不少新問題。一是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員缺乏,專職人員很少。2016年,中國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逐年加大、基礎設施持續改善,但公共文化服務的基層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質不足等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藍皮書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存在“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員缺乏,專職人員很少”的問題。
二是城鄉文化資源分布不均,基層文化資源匱乏。藍皮書的調查結果來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城鄉文化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仍然比較明顯,城鄉文化資源分布不均的局面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城鄉文化資源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民眾認同“城鄉文化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基層文化資源匱乏”的觀點。
三是網絡文化產品監管尚待提高,低俗、獵奇、淫穢文化產品傳播還較多。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民眾認為,低俗、獵奇、淫穢文化產品的網絡傳播仍然十分嚴重,網絡文化監管水平還有待提高。
四是文化創意產業重形式而輕內容,內容創新力度不夠。根據本次調查,多數受訪民眾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內容上的創新還不夠。文化創新創意產業應該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缺乏內容上的創新難以維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五是文化生產的精品不夠,電視劇、電影仍然存在粗制濫造的現象。大部分受訪民眾認為,近年來中國文化生產的絕大多數指標都有明顯的增長,文化產品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但文化生產缺乏精品,電視劇、電影仍然存在粗制濫造現象。
六是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較少,文化交流活動走出去很不夠。近年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相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當代中國作為經濟和人口大國的地位來說,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仍然偏少,文化服務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
為有效推動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范圍和有效性,藍皮書建議:搶抓“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的歷史機遇,增強中國文化在他國傳播過程中的情感認同度和感染力,尊重文化傳播規律,促進文化有效傳播;進一步打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給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創造優良的國內環境;積極探索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跨界合作機制,進而全方位推動中國文化進行有效國際傳播。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