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小學生浸潤“琴棋書畫” 以樂促智傳習傳統文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6-24]
蘭州6月21日電 (記者 劉薛梅)21日下午,蘭州市中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王文凱在教室里吹響陶笛,開始了氣息技巧的練習,從第一次聽到悠揚的陶笛聲后,他就迷上了這種樂器,現已熟練掌握多首曲子,其中《千與千尋》已練習了半個多月,王文凱說:“音樂能陶冶情操,每周都會參加陶笛社團?!?br/> 王文凱所在的學校位于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橋南側,學校創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為“蘭州市工商聯子弟學?!?,1999年由香港周生生集團董事長周君廉博士捐資改建,更名為“蘭州市中山小學”,2018年5月,該校又與當地通渭路小學實現“一體化辦學”。
中山小學校長顏嘉逸說,學校目前已建立陶笛、花式踢毽、經典誦讀和足球四大特色項目,選定陶笛作為特色小樂器,全校普及,并定期邀請專家進行陶笛培訓和教學。
王文凱從三年級開始加入陶笛社團后,雖然現在吹的級別還達不到參加大型比賽,但他希望,“通過不斷地練習,吹陶笛的水平能越練越高,最后走上大舞臺?!?br/> 該校音樂老師張鏸壬說,一年級開始練手法,根據學生的能力范圍,選擇簡單的歌曲,從五個音變到六個音,慢慢訓練指頭,熟悉指法,循序漸進,逐步增加不一樣難度的歌曲。
為滿足學生不同層次,不同愛好,不同特長的學習需要,中山小學校成立了圍棋、陶笛、毽球、足球、排球、籃球、創客等40多個社團,其中經典誦讀、樂音陶笛、七彩毽子、印象中山橋為特色必修課程。
美術老師魏永芳讓學生們發揮想象力,通過認識陶笛、畫陶笛、捏陶笛,有主題性的教繪學生去裝飾陶笛,植物、動物、水果造型的陶笛外型輕巧、顏色優美。
“全面深入開展樂器進課堂活動,讓每一名學生學會使用一個樂器?!鳖伡我菡f,結合本校學生生源特點,選擇了陶笛作為學校的小樂器,并將其納入學校課程,師生全員普及,打造藝術特色;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旨,開展“走班制”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藝術教育的豐富和普及,讓師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2017年,中山小學師生赴意大利參加國際陶笛節,并與意大利博洛尼亞金德學校、意大利布德里奧美的茲娜學校以及上海君蓮學校簽訂友好學校合作協議。
城關區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長丁子桐說,全區從培育特色項目到建設特色學校,從創建特色文化到打造區域特色學校,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思路鼓勵學校創建特色項目,逐步實現了每所學校至少擁有一個特色項目,并初步形成“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的教育格局。
目前,城關區共有97所學校掛牌特色(項目)學校,創建了體育、綜合實踐、藝術、科技教育等特色項目,并在課程建設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并出臺《城關區學校特色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城關區特色項目學校評估標準》,對于達到標準的學校,給予掛牌命名,獎勵5-1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進一步建設提升特色項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