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施建中 ∣ 畫之“好壞”“雅俗”及如何判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4-22
    按:昨天由孫總長茂兄策劃,國藝堂、金象·朗詩紅樹林、中信銀行聯合主辦“雅集品鑒”活動,我與青年書家魏晉兄應邀與會,得見一幫新朋友并與之互動,很是開心。席間,魏晉兄是既“動口”又“動手”,我只“動口”,作題為《畫之“好壞”、“雅俗”及如何判斷》之講述,時近兩小時,蒙眾人不嫌絮叨,十分感念。今擇其要點錄出,既為存檔;又望高人見之,或能批評指教一二,于我有益也。


      一、如何是“好”?

      畫,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二十年前,就曾有個陌生人如此問我,

      二十年來,依然有人以此問我。

      這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雖事過境遷,然我觀點不變。

      “你看著覺得好,就是好的!”

      “你看著不覺得好,那便是不好!”


      二、直覺最重要

      為什么這么講?

      很簡單,

      第一印象最重要!

      要相信直覺!

      藝術本就是作用于心靈的,

      你看著有感覺,就說明必有觸動你的地方,

      這既是重點,且為首要。

      至于其它如風格、技法及畫家情況等,

      則是可以放在后面來考察的。


      三、觀賞與收藏

      若見美人,賞心悅目,

      而忍不住多看兩眼。

      這叫“觀賞”。

      若見美人,怦然心動,

      而想與之相伴一生。

      這叫“收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觀賞”狀態超然,不需考慮其它。

      “收藏”則含目的,當要細細了解。

      畫猶如此。


      四、不妨了解多一點

      “美”在原初其實很簡單。

      不過是“快感”而已:

      一種“莫名其妙”的“快感”;

      或是,

      一種“得心應手”的“快感”。

      唯時代進步、文明演化、地域分異、種群差別等,

      而有升華,復雜起來了。

      然而,

      看畫當“不忘初心”,相信第一感覺。

      同時,

      也應知“不易之易”,而作適當調整和提升。


      五、“好壞”與“雅俗”

      “好壞”是口語表達,

      “雅俗”則術語指稱。

      “雅俗”首先是“類型”,然后再去論“高低”。

      “雅”并非一定是好的,

      “俗”并非一定是不好的。

      “脫俗向雅”是主線,

      “雙向互動”乃常態,

      “相對合適”便是好。

      “大雅大俗”最最高。


      六、畫家的狀態

      古代畫家身份有三種:

      工匠、畫家(宮廷畫師)和文人。

      同時,

      有轉換、有合流;

      有交互影響。

      近代以來,

      有“西風東漸”,

      也有“東風西漸”。

      時下畫家N種,其實卻也不過“三”。

      細讀畫家們的簡歷,

      很是有趣!


      七、時下之國畫創作

      大體而論,不過六種:

      “傳統”或類近“傳統”型;

      融合描寫型;

      圖式觀念型;

      圖式觀念型;

      西化寫實型;

      視覺至上型;

      業余戲寫型。

      以上各類型是各行其道,各有優劣。

      具體看一幅畫,當先看是在哪條道上?

      到了什么位置?還能走多遠?


      八、內容與形式

      內容與形式都很重要,

      “偏執一端”也是可以的。

      唯畫既要好看,更要耐看!

      古人云“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馳”,

      故而,“情”最重要。

      畫若如此,便能長久。


      九、到底如何看“好壞”?

      如要分析,不過“四有”而已:

      “有感”,

      作者有感而發、畫能感人是也。

      “有情”,

      有家國情懷、個人性情是也。

      “有根”,

      有文脈、宗法及立身處地之具體根據、生活反映和時代印跡是也。

      “有人”,

      有擬人之趣及作者面目是也。

      “四有”俱全,便是一等佳作。

      或有所缺,則等而下之。

      “四有”俱失,則不堪入目。

      以上只為純粹而論,不涉及其它。


      十、影響價值判斷的外部因素

      附錄以前文章中的一段話:

      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我說了可不算,但也可以由我說了算!

      比如我身高不到一米七,但搭個兩米高的臺子,我站在上面,像姚明這些大塊頭們都會仰著頭跟我說話。

      所謂“居高聲自遠”,

      簡單來講,誰在高處、誰能講,誰就有話語權。

      放現在,你弄個麥克風也能放大音量,即便有人七嘴八舌,你說話聲音只要能蓋住全場,你就有話語權。

      其實就三要素:

      第一個是“權力(地位)”;

      第二個是“專業”;

      第三個其實就是要“嗓門大”,得有錢買設備、或通過傳媒來放大聲音讓盡可能多的人聽到。放現在講就叫做“資本”。

      此等情況,

      古今中外皆為存在。

      但這些是屬于另外的話題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