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評顧平畫作:真水流處自有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3-15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新近調入中國國家畫院的顧平教授的畫展,頓覺眼前一亮,當今也還有如此堅守筆墨和情致的畫家!在這藝術市場浮躁的年代,尤顯可貴。

      清代畫家戴熙談繪畫的審美體驗時說:“固有令人喜者,令人驚者,令人思者?!睙o疑,顧平的作品亦具此感。他力求打通山水、花鳥、人物的門類界限,通權達變,隨事制宜,信手拈來,皆得理法。

      他的工筆人物、山水優雅氣盛,生動傳神。他畫大型工筆組畫《朝拜》、《歌舞》等,甘南采風,歷時數月,伏案鋪陳,人物數百,千姿百態;畫賦閑組畫,對都市老人安康生活作禪意描繪,勾線、渲染十分講究。緣于對六朝文化的崇拜,受《世說新語》的啟想,顧平歷時半年創作《竹林七賢》,千竿翠玉,十萬竹葉,層層積染,搖風弄雨,含露吐霧,高士隱于其間,澄懷山水,放歌自然,一任逍遙的精神躍然紙上?!捌哔t”之后又向往《蘭亭》,“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顧平此圖尺幅大,用時又數月,曲水流觴,對酒當歌,一派氣盛。其辛勤和治藝的艱苦亦可想而知。

    青山尋仙 68cmX68cm青山尋仙 68cmX68cm
      他的寫意人物山水,融工于寫,氣韻生動。人物是畫魂,追求寫意,寬袍大袖,結構堅實,勾勒行線一氣呵成。重率性天真,不作過細描繪,留想象予人。高人雅士或樹下,或泉旁,或單或雙或群,起坐仰臥、醉酒嘯歌皆惟妙惟肖。山石擬人,彼此關照,互具神情。

      他的潑墨山水、人物,大筆狂寫,滿紙氤氳。水墨在宣紙上撞出的肌理十分動人,梁楷的“潑墨仙人”、徐渭的“墨葡萄”、鄉人李方膺的氣韻節奏、齊白石的樸直大氣、劉海粟的潑寫豪情都深深使其沉浸其中。他取其長,取其筆墨精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文化的深度決定其藝術的高度。顧平是江蘇南通人,家學淵長,自幼便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其父為舊上海銀行高員,母為國文教師。幼時隨父母下放農村,小時即好書畫,煤油燈下,習字圖畫。少返故里,隨祖生活。其祖上為南通詩禮之家,明萬歷薊遼總督、兵部尚書顧養謙為其先人,其祖好文善書,常傳書畫之理,又以家藏書畫真跡示習,耳濡目染。大學四年,師古人、師造化,其藝精進;后又入中國國家畫院研修,更得藝術之高標。但他從無顯示和自夸,總是嚴于律己,虛心待人,為人樸實勤奮。他從嚴治學,決不滿足于表面所獲,能具遠大理想并從難從嚴從高標準的藝術水平嚴格要求自己。顧平的好學是同行中公認的,他廣為求師結友,虛心好學,為同道廣為稱贊。他還能嚴于律己、勤于筆耕。他筆下的花鳥,簡約洗練,意外有象?!傍B是人格的象征”,“花是心靈的窗口”,他常題款自賦詩文以吐情懷。

    斯文在天地 68cmX98cm 2012斯文在天地 68cmX98cm 2012
      顧平好古,好畫六朝士族文人登山臨水之情,其齋名為“晉風堂”,可見其癡晉情深。對六朝士人散懷山水的癡情恰恰是他唯美情結的必然契合,個性和筆墨猶如其在藝術天空中翱翔的雙翼,使其鵬程萬里。圖繪人物山水之境像,不僅從繪畫更應從文化層面上去感受這個時代的人文情懷,六朝文化上接秦漢,下啟隋唐,為中華人文復興之先河,眾星輩出,各領風騷。故畫境從形神論,應超然象外,空塵脫俗,從筆墨論,應輕松隨意,酣暢淋漓。

      筆墨,是中國畫精髓所在。筆為形,墨為情,欲畫先書。長期臨池,顧平對線條韻律特別敏感。書畫同源,點與線,疏與密,白與黑,氣韻節奏,經營位置無不與畫理相通。其書曾從隸楷入手,也涉北碑,《石門頌》、《石門銘》行線如屋漏痕,錐畫沙,中鋒凝重而不失灑脫?!稄堖w碑》金石方剛,《曹全碑》秀麗飄逸,《西狹頌》方正大度,歷代書家之名帖皆悉心臨寫。鐘繇、王羲之,顏真卿、張旭、宋四家、明清等名家皆有涉獵。他還當過十年書法老師,教學相長,書法筆意、精氣神潛意識地融入畫中。他青年時代經受的書法學習為其打下了嚴格的筆墨基礎,也使得其在繪畫方面受益匪淺。

    巖松斜陽 68cmX136cm 2015巖松斜陽 68cmX136cm 2015
      顧平的中國畫既有南方山水的溫潤靈秀,又有晉人的瀟灑豪邁,更有北方山水的雄強氣派,難得的是他將人物融入山水之中,筆寫山水幽情,圖繪文人風騷,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繪畫風格。用傳統筆墨的形式來表現人物山水,他能精于此道,故其作品有一種古典的雅趣和筆墨之美。

      顧平在這條藝術大道上行走,執著而自信。這自信緣于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悟,這自信亦緣于他對中國畫藝術的認真學研和傳承。

      行文至此,余興未盡,作詩以寄:藝道漫漫,崎嶇悠悠。真讀經典,尋其芳香。深入自然,造化為師。不重功名,不媚時俗?;ㄩ_花落本無意,真水流處自有香。

     ?。ㄗ髡邽榍迦A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